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154篇
世界政治   2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5篇
法律   549篇
中国共产党   1750篇
中国政治   1613篇
政治理论   181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商盾 《北京观察》2002,(4):30-32
初见杨绍德,怎么也看不出他已年逾六旬.浓密整齐的头发下,一副宽框眼镜架在朴实、厚道的脸上,使得说起话来缓慢、沉稳且伴随着朗朗笑声的他,愈发显得发善与平和.然而,当他将自己十余年来有关提案的故事娓娓道来时,你会逐渐感受到他身上的凛然正气,你会情不自禁地改变自己最初对他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杨梅 《支部生活》2005,(6):18-19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要求,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许多人常将其写在纸上和念在嘴上,而像魏明那样真正做到的,却似乎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张小刚 《刑警与科技》2007,(12B):123-125
11月21日下午,记者连线了身在台湾总部的台科视讯董事长陈启林先生、意兴所致,两个小时交流犹嫌不足,慕其人、闻其声、感其言使未能谋面的遗憾更甚。这倒让记者思付到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意象,倍觉时空撩人,故事中愈发有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05年第11期里刊登了辽沈纪念馆馆长周文富撰写的《一衣一物总关情》,该文在互联网上被原文转载。谁也不曾想到,这篇文章却为一位抗联战士几十年寻找恩人,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热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党员妈妈”。  相似文献   
16.
西尧 《奋斗》2005,(10):55-55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个知县死后对阎王爷表白:自己任期内虽然没什么功劳,但一身清廉,到百姓家连口热水都不喝,只喝凉水。他满以为阎王爷会对他一番夸奖,没想到阎王爷拍案而起:“你为官一任,本该兴利除弊,为百姓办事,如果不贪就是好官,还不如雕个木头知县放在那里,连凉水也不喝,岂不更好!”看罢这则虚拟的故事,再想想你身边的人和事,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凉水官”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17.
吸烟是一种不良的嗜好,每个人吸第一口烟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戒烟难确是每一个烟民所共识的。我吸烟的历史不算太长,一共七年。吸第一口烟时还在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呛的我眼圈红红的,眼泪都出来了,而且喉  相似文献   
18.
过日子总得花钱,但是不能瞎花。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要算笔细账。 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外号:“陈老细”,远近闻名。 他实际上叫陈文丰,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头道沟村村委会主任,管着11个村民小组、367户、1512口人的“大日子”。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80年开始当村长,居然一直当到现在,整整27年,在历次换届选举中都没有被“造掉”。什么原因? 不光他,还有支书任国库,当了32年村干部,“官龄”更长。同样,乡亲们自始至终都选他。为什么? 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真心实意维护村民利益的人,从来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为此,大伙信任他们。 利用好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增收节支,勤俭建设新农村。有了这样的当家人,头道沟村民的日子能不红火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挽救严重烧伤的父亲,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惜“毁容”,毅然削去一头青丝,将自己三分之二的头皮移植在爸爸身上!这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一经传出,在事发地古城扬州引起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20.
张忠 《人民调解》2007,(5):11-14
多年以前,曾经在《读者文摘》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美国,一个男子出狱前夕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说他出狱那天将从家门前经过,如果妻子还接纳他,就在门前那棵老橡树上系一条黄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