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06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330篇
政治理论   147篇
综合类   5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经过实践积累和理论归纳,在行政诉讼的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要求所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予以遵守,反映行政诉讼性质和价值理念并为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基本准则。主张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涵纳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具有内容的根本性、效力的始终性和地位的特殊性等三方面的属性。基本原则受行政诉讼性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和立法目的的制约。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体现了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司法审查有限原则和职权主义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是司法审查有限原则在审理阶段的具体原则,保障诉讼权利原则不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2.
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行政案件是通过行政协调、“案外和解”来解决的,并最后以撤诉的合法形式来规避禁止性规定。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刻意避开调解的字眼,但是其实质就是调解。而且这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是解决行政纠纷最便捷最有力的方式,它更有利于息诉止争,案结事了。在鼓励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如何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消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所产生的尴尬,消解因制度空缺带来的不良因素,研究如何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彻底结束行政诉讼调解长期处于“地下工作”的状态,将“行政协调”置于司法审查之下,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3.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权,是行政相对人处分其诉讼权利的一项表现形式。我国《行政诉讼法》自颁布实施以来,撤诉率总体居高不下的问题愈发凸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非正常撤诉的大量存在。究其根源,撤诉审查制度不完善、诉讼成本高、法院独立性差等都是造成非正常撤诉的相关因素。需通过完善撤诉审查制度、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合理转嫁诉讼成本、加大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惩罚力度等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14.
“执行难”的悬顶之鞭 “民告官”的诸多困境中,执行难是长期存在的又一棘手难题。这意味着,当事人历经千辛万苦赢了官司,得到的只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努力,也因此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15.
谷来强 《法制与社会》2011,(34):126-127
本文主要对在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如适用的范围、期限的缩短、审判组织和事实证据认定的简化等提出来,与大家商榷。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必然导致相关环节的简化,但不能全盘简化,简化的前提是不能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116.
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判断当事人是否重复起诉、解决客观诉的合并、诉的变更以及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依据。行政诉讼标的范畴的界定,应取向于其诉讼功能,立足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行政诉讼制度实践为目标,力求在"权利的有效救济"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之间达到平衡。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诉讼法上的技术性概念,权利主张说较契合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7.
军事司法作为国家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军事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改革在不断探索中进步,关于军事司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也面临着重大理论攻关和难点问题辨析,其中需要关注的较突出、重要的问题包括:进一步完善我国军事刑事诉讼制度、加快军事法院的组织立法进程、构建我国的军事行政诉讼制度等方面。通过上述问题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启发学界的研究和讨论,努力为我国军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更加及时、丰富和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8.
陶慧 《学理论》2013,(17):122-123
我国出于保证行政管理效率及其连续性、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公共利益优先理论等方面的考量,采用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但随着我国行政诉讼实践的开展和行政法学领域相关问题讨论的深入,理论和实践领域对我国行政诉讼中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的功能,确保公民权益保护的无漏洞性和有效性,我国应借《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契机,放弃不停止执行原则,改用停止执行原则。  相似文献   
119.
受缚的诉权 在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难”中,立案难被称为“难中之难”。作为行政诉讼的起点,“民告官”一旦被挡在人明之外,意味着其后所有环节都无法展开。这是坊间质疑最为激烈的“民告官”关卡,而解决这一一“难中之难”,亦是此次行诉修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0.
举证不仅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更是当事人的一种负担与义务。如果举证不能,当事人就必须承担应付的法律后果。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以及需要承担的诉讼风险,进一步会对诉讼的公平性以及司法的正义性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我国法律存在的固有缺点、立法技术的不完善等等,导致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与完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分析与探讨,对于合理、公平分配诉讼举证责任,进一步实现诉讼目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