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相似文献   
132.
《党课》2014,(7):78-78
西汉名相申屠嘉(?-公元前155年),梁郡(今河南商丘市)人。他早年以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随刘邦起事,到汉文帝时,已位居御史大夫,后任丞相。申屠嘉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在家中从不接受私事拜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刚正名相,对西汉朝廷的“人情关”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33.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10):17-17
从削藩到“推恩令”——西汉王朝一直在探索既能维持刘家天下,又不伤害汉朝筋骨的两个之计。针对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汉景帝采用晁错“削藩”主张,直接把大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朝廷,但触动了藩下利益,引发了“七王之乱”。  相似文献   
134.
吴树 《法制博览》2009,(21):34-35
核心提示:在事实面前,美方终于承认了这6件汉裸俑的所有权属于中国西安,并于2003年5月26日复函中国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意将拟拍卖的6件西汉陶俑正式归还中国,随后与中方一起完成了所有的相关法律手续。  相似文献   
135.
赵彦 《政府法制》2013,(30):36-36
西汉诸帝中,汉元帝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和前任高祖、文帝等人相比,他的功劳太小;和后任成帝、哀帝相比,他不够弱爆。不过,平心而论,元帝并不是一个庸才,他不仅屡次缩减宫廷费用,还懂得尊师重道,也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皇帝。可为何好好的“昭宣中兴”,到他这儿就兴不下去,反而一路衰败,成“哀”了呢?这一切源于他太“糊涂”。  相似文献   
136.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  相似文献   
137.
张鸣 《廉政瞭望》2014,(7):51-51
朱买臣存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很大,只因他是一个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在那个年代,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得从小吏千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是个异数。宣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切需要若干通经之人.他欣赏的公孙弘以及朱买臣,正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38.
战国中期至西汉初年的道家学派———黄老之学 ,不但对其时的儒、法等学派影响甚深 ,而且对西汉初年包括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等的统治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无为”、“虚静”思想产生了西汉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 ,使西汉初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丁兴旺 ,同时对当代中国也有一定的启示。一、黄老之学的内涵及其演绎历史进入到战国秦汉时期 ,以政治学说和思想理论而言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当数儒家、道家和法家三家。法家作为先秦时期的社会产物 ,到秦朝时已成为一种完备的理…  相似文献   
139.
李树发 《政府法制》2010,(24):44-44
我国历史悠久,节假日制度由来已久,据考证,节假日制度始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  相似文献   
140.
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安康市最北端,长江流域汉水水系的上游,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森林覆盖率高达90.2%,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旅游强县。近年来,宁陕立足县域实际,挖掘特色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模式,抢抓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和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彰显特色优势扩大旅游招商,创新旅游工作机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举办五大文体旅游赛事活动,打造宁陕旅游特色品牌,实现了宁陕旅游产业在秦岭片区的率先突破发展,在全省实施大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大秦岭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宏大实践中间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形成了秦岭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宁陕特色”。兴旅游产业而富裕。扬生态优势而美丽的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