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3313篇
中国共产党   370篇
中国政治   1008篇
政治理论   237篇
综合类   108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证据禁止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德国证据制度为视角,探讨了证据禁止理论的分类,证据使用禁止理论的功能,以及证据使用禁止的判断标准.德国的刑事诉讼反对不计代价、不问是非、不择手段的真实发现,其证据制度始终在发现真实与法治程序之间徘徊,并力图寻找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2.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6,2(3):138-140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的监督,不是一般的民主监督,而是法律监督。它是行政相对人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它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利己性和软弱性等特点。根据“公民权利制衡行政权力”的原理,可以充分运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实现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目前,亟需通过全面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大力完善与行政相对人监督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逐步健全行政相对人监督机制等,来完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目前制定独立的证据法典时机尚不成熟。刑事诉讼证据立法的指导思想应有前瞻性、现实性、开创性。程序事实应成为证明对象之一。完全引入外国的证据开示制度并不现实。对于瑕疵证据,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打击刑事犯罪产生不良影响。从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出发,我国有必要引入交叉询问制。  相似文献   
104.
加入WTO后,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的全面接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就财政部门来讲:特别是县级财政部门,WTO规则的运行不仅对县级财政收支行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财政法制建设将产生直接影响,如何面对WTO对财政法制建设产生的影响和挑战,是摆在县级财政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5.
陈杰人 《法人》2005,(1):124-125
提起法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 就是冷冰冰的制度,并由此联想到无情 的规则、冷漠的争斗、庄严的法庭、森 严的监狱……的确,作为现代社会的基 本管理秩序,法治以其相对稳定的规则 体系和照章行事的“僵硬”模式,为社 会中的全体主体提供了一套活动“轨 道”。在法治秩序下,每个人的心态,如  相似文献   
106.
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实效的强制性。法律规则的每一个设计和运用,都应是实现和维护公正, 其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和明确。通过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以及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特征,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追求善与实现公正的辩证关系,建立起法治的信念,从而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道德理想和不懈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07.
简析美国的诱导性询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铁刚 《前沿》2007,(7):186-187
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有暗示被询问者如何回答的内容,或者将需要被询问人作证的有争议的事实假定为业已存在的事实加以提问而进行的提问。依据询问者的主观意图不同和对证人控制幅度方面的不同,诱导性询问可以分为不同种类。诱导性询问规则是保证举证和质证有利于揭示案件真相而不是远离这些真相的一项重要规则。诱导性询问作为一种询问和质证的方式运用于美国司法审判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银河号”事件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津 《中外法学》1993,(6):9-13
<正> 一、"银河号"事件的经过1993年7月下旬,美国政府根据错误的情报,指责中国货轮"银河号"载有运往伊朗的化学武器前体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并从8月2日起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该轮进行跟踪、监视和骚扰。8月3日"银河号"在波斯湾公海抛锚,同日,美国无理要求中国政府命令"银河号"返回出发港或由美方登船检查,同时向该货轮预计停靠港口的所属国施加影响,使其拒绝该轮进港。对美方的指责,中方经过认真调查后早在8月4日就向美方作了澄清,明确指出,"银河号"根本没有装载所说的化学品,并提出由第三国核查的建议。至此,事情本应告一段落。但是美国仍然置国际法于不顾,顽固地坚持其原有立场。8月7日中国外交部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由于美国继续践踏公海航行自由,"银河号"的正常业务根本无法进行,被迫在公海上漂泊达二十余天。  相似文献   
109.
信用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是良好秩序的必要前提,是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立足点.但目前在我国,低劣的信用状况和脆弱的信用关系已造成社会性的信用危机,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信用危机.重建信用体系,已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110.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上存在的缺失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工会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应该作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度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