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73篇
世界政治   1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7篇
法律   1064篇
中国共产党   731篇
中国政治   1334篇
政治理论   460篇
综合类   9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这些年阴差阳错地与中学语文教育发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自身也经历了从"思想者"到"实践者"的角色转换.我曾说过,"思想者"与"实践者"是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因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的:思想者着眼于新的教育理念的建设,并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出发,对现行教育的弊端做出批判,从而形成一种思想、舆论的压力,以促成改革,并为其所呼唤的改革提供思想资源;因此,要求思想的彻底,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而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而不考虑现实的操作.  相似文献   
42.
事实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两份户口.一份证明身份;一份记载个人历史.那第二份"户口",即每一个中国人的档案.它从我们的中学时代即开始由别人为我们"建立"了.以后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两份户口都与中国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十余年前,又简直可以说驾驭着我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43.
编辑工作是新闻出版工作中极其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新闻策划的运作过程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编辑角色由稿件的把关人向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等多重角色转换,编辑工作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编辑的本位职能得以强化和张扬,编辑主体的创造性、主动性由此而迸发。  相似文献   
44.
45.
共犯与身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犯与身份的理论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中的热点,在日本亦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以日本刑法第65条的规定为主线,结合日本刑法中有关共同犯罪的若干规定,对共犯与身份的理论问题,特别是日本国内刑法理论上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其中不乏可供思考、借鉴之点。  相似文献   
46.
青少年违法犯罪关乎青少年本人的成长、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冗整、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需要我们群策群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预防、扼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在确定转型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分析的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对江苏省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政策措施提供更有方向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7.
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沉淀到社区,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作为党的各项事业骨干力量的共产党员,能否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社区自管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广大群众有目共睹。但是,关于在职党员是否也应该在社区内亮明其政治身份、融入社区建设之中至今上级党组织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致使一些党性观念不强的在职党员以种种理由逃避在社区内亮明身份或参加社区活动。作为一名社区党务工作者,我觉得这些在职党员的想法和做法的确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48.
离退休人员收受贿赂问题分为三种情况来分析:一是职后斡旋型的受财行为,二是职后酬谢型的受财行为,三是职后兑现型的受财行为。对于一、三两种情况,应按照受贿罪处理;对于第二种情况,因为没有或无法证明收受财物的合意,则推定行为人不具有犯罪故意,同时,由于接受财物时,行为人已经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因此,不能构成受贿罪。  相似文献   
49.
张丽珍 《行政与法》2007,(11):42-45
公务员精神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务员精神作为公务员的价值信念,指引、评价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体现着公共行政的精神和行政文化的价值观。通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公务员可以准确把握其角色的特殊性内涵,理解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这些特质。社会角色赋予了角色承担者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往往通过职责体现,包括责任和义务,担当职责是角色的必然要求。公务员要出色地完成其职责,合作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沿着角色把握、职责担当、合作定位这一伦理路径,公务员精神的公共性、正义性、廉洁性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0.
杨威 《唯实》2006,(7):11-14
传统的身份是等级制的产物。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认同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往的“主义认同”转变为“身份认同”,身份的含义、意义和外在表现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现代性的情境中,身份意味着对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本体论定位,成为个体生存的寓所、依据和归属。于是,身份已不再是等级性的差别,而只是个体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