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458篇
中国共产党   655篇
中国政治   987篇
政治理论   476篇
综合类   70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民众的参与权利,还要求民众具备积极的参与意愿。只有这样,民主制度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传统上,受"臣民意识"影响,中国民众是依附于传统权威的,缺乏参与机会和意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民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从机会和意愿两个维度对民众政治参与认知状况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机会的增加并不能等同于民众参与意愿的增强。这表明,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完善相关制度,还要培养民众的参与意识,促进现代公民成长。  相似文献   
92.
中国的发展进程是几十年的曲折奋斗进取之路,中国的未来复兴是百余年来几代人的光荣梦想。尽管依然面临诸多不如意之处,但取得这一成绩依然让中国人感到一丝欣慰。此时此刻远不能骄傲自满,远不能高枕无忧、得意忘形。中国的发展与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一、多重维度的世界强国概念  相似文献   
93.
94.
习近平的"互联网思维"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化思维体系,包括了多维度的理论内涵。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互联网思维的最终意义指向,旨在顺应当前世界发展趋势和国际国内形势,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互联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进而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5.
张勇 《理论探索》2016,(4):86-93
"博士春节返乡记"的争鸣是参加者在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围绕乡村问题而展开的一种讨论。这场以"乡愁"为总旋律的争鸣展现了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的矛盾现状,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与乡之间在自然空间上分立、禀赋差距扩大、资源争夺、文化价值冲突等方面。为此,解决乡村问题必须从城乡关系中寻找出路。未来城乡关系的理想图景是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融合的立足点在于建设美丽乡村,要重视国家意志的政策选择作用,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6.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二度执政以来(2012年12月26日至今)的主要演讲及著作中涉华、涉韩言论,可反映出其对华、对韩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华、中、韩的政策。第二次组阁之初,安倍首相为了牵制因领土问题而与日本对立的中国,对韩国总统大加赞赏以向韩国释放善意的信号,并加强了日韩合作。然而,从2014年到2015年,安倍首相在领土问题上的对华强硬立场有所软化,并展示出和解态度。在其2015年2月的施政方针演讲中提到习近平主席,并在4月的万隆会议上与习主席进行了第二次领导人会谈。而另一方面,安倍二度组阁之初强化日韩关系的方针已经明显弱化,这从日本对韩国删除"拥有相同基本价值观"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安倍首相为了避免给日本国民留下向中、韩两国让步的印象,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对韩国继续维持强硬态度。2015年8月14日发布的安倍讲话,平衡考虑了各方期许,再度展示出顾及中韩的态度,尤其是对"侵略"、"道歉"等关键字眼的间接使用,但对韩国让步有限。安倍对中韩的整体立场并未变化。  相似文献   
97.
98.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环境冲突发生频率日益频繁,对政治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冲击.环境冲突形成发展过程表明,环境冲突由体制内维权向体制外抗争转变演绎过程中利益、价值与认知三种因素起着“催化剂”作用.在环境冲突治理过程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为环保组织介入提供了空间.环保组织凭借自身非利益相关性、价值中立性与专业性等优势使其在环境冲突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利益协调机制、价值规范机制以及认知调整机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
腐败心理是支配腐败行为人实施腐败行为的复杂心理现象的总称。腐败心理不仅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其构成要素的组合状况和特点还决定了腐败行为的性质、类型和发生频次。因此,抑制腐败心理的生成,需要培育积极的心理动力结构要素、合理的心理认知结构要素和有效的心理自控结构要素,从源头上构筑起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防线。  相似文献   
100.
穿过总体性的迷雾,詹姆逊批判继承了马克思、卢卡奇、萨特和阿尔都塞的总体性思想,他在后现代主义中依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为总体性辩护。他廓清了后现代主义对总体性的误解和歪曲,坚持总体性辩证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地位,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实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和解。研究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有利于厘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和不足,有利于把握总体性辩证法的实质和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