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98篇
世界政治   3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2189篇
中国共产党   3747篇
中国政治   5130篇
政治理论   1964篇
综合类   272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1069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429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125篇
  2008年   1210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1096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4 毫秒
991.
法律和道德在治国中的地位和关系, 我国自古就有争论。古代法儒两家的“法治”与 “德治”之争, 并未能辩证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 我们必须将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 合起来, 协调发展, 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2.
目前,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邻避型作为一种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国内学者对于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已有部分研究成果,但是缺少针对在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角色定位的专门研究。本文在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安机关在这一类型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朱铁志 《海内与海外》2014,(5):22-23,21
正狸美美的处女作《网人网事并不如烟》出版,一看之下,大感意外。原以为一个出道不久的新人,所写无非孩子气的感性言说。不料却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厚重著作。所记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无所不包。美美供职于香港某媒体。三年前开始在香港文汇报上每周撰写一篇"网人网事"的专  相似文献   
994.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1,17(4):59-62
葛德文是近代最大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家之一 ,他与边沁所创立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标志着西方伦理思想上功利主义完备形式的建立。葛德文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伦理学说 ,在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上 ,他不仅把功利作为衡量和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 ,而且主张把动机与效果的结合作为确定道德行为的依据 ;在道德原则的内容上 ,他反对极端的自私自利 ,主张以利他主义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葛德文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包含着合理因素 ,对于马克思主义功利理论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 ,但其实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995.
正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教授的阿维夏·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是一位涉猎甚广,在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乃至认知心理学等方面都富有研究成果的学者。他的专著《有尊严的社会》1(The Decent Society,1996)自出版之日起,就引起政治哲学界、伦理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被认为是对近30年的政治哲学研究具有"查漏补缺"作用的一部专著。这  相似文献   
996.
甘海霞 《前沿》2014,(7):67-68
卢梭作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他一反那个时代的主流,在《论科学与艺术》这篇论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立场。他认为科学与艺术在腐化人的善良本性,那些本为最高贵的品格却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文化的发展变了质,所谓的“高贵的人”只是戴了虚假面具的内心充满丑恶的行动举止恭谦有礼的文明人。但卢梭也并非倡导要回复到原始社会的时代,他知道社会的不可逆转性与进步性,所以他只是希望在科学与艺术进步之余,更应该保留内心的那份纯真抑或德性。  相似文献   
997.
在加快推动以德治国进程中,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把握、正确处理面临的问题,避免和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998.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们纷纷举起价值理性的大旗,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入反省技术革命的双重意义:一方面为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状态作出了贡献,同时又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革命的核心在于否定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意识,将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反省过程中,我们不妨将视野回望于中国古代圣哲.思索、总结、缕析一下他们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基本思想,对我们有着不可小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新长征》2014,(11):33-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中国精神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片土壤里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000.
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是以德治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改进方式方法,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坚持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着力创设中国式的德育环境;同时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努力实现从传统道德教育向现代化道德教育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