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214篇
中国政治   198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杨彬 《理论探讨》2002,(1):11-12
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它的劝导力和说服力。道德规范的劝导力和说服力取决于某种道德规范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具体的针对性 ;取决于道德主体———劝导者、说服者自身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品质 ;取决于对道德行为主体———被劝导、被说服者的物质精神补偿机制 ;取决于法治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互相衔接、互为依托。  相似文献   
52.
党员干部应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精髓和时代要求,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鲜明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既是普通人的人格的基础和道德规范,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起码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品行。胡锦涛同志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的针对性,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  相似文献   
53.
论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的三大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萌生发展。“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也就是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执政理念和崇高的治国理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它回应了时代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由于历史的原因,更由于中国社会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伦理文化上表现为旧道德标准的过时和新价值观念的萌动,本文认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就必须研究其所面临的三大背景。  相似文献   
54.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潜涛 《政策》2006,(6):28-30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  相似文献   
55.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只有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才能使全社会得到净化,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固的根基,才能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怎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主要应做到“五正”。  相似文献   
56.
对道德主体而言,信仰是道德主体把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根本动因;市场经济的契约规则是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社会基础;而广泛深入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则是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7.
伦理学基本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界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有种种不同看法 ,为了推进伦理学理论研究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再认识。如果我们从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的规范体系、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等方面加以综合的思考 ,那就必须确认 :现代伦理学只有把道德规范与意志自由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问题 ,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8.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 ,伦理准则是义利统一 ,关键环节是贤者治国 ,核心内容是民本文化 ,理想追求是三大和谐 ,在面向 2 1世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优秀传统 ,为以德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5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有幸在“两会”上直接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教育,感触很深。“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八荣八耻”能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作为…  相似文献   
60.
彭洁 《今日浙江》2013,(17):47-48
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企业而言,诚信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重要资源,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坚守诚信守法理念,这样的企业在台州越来越多。这要归功于从2008年开始的"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找准"空白点"进企业搞普法不容易,这是基层普法工作者的普遍感受。黄岩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说,过去不少企业主常抱怨"企业越守法,生意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