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2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学理论》2020,(5)
国家为了达到对防卫人真实有效的保护,法律赋予公民进行正当防卫的权利,但是由于规定得过于宽泛,在实用中不好掌握,也让这一制度没有发挥其效用。随后在1997年刑法修改的时候,立法者便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丰富,增加了第三款的内容,也就是现行刑法中称之"特殊防卫"的制度,但是由于增加的这一内容在文义表达上不够清楚,而学者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也有分歧,所以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束之高阁,而要打破这样一种局面就需要了解该制度的含义及特征和适用条件,从而物尽其用,实现该制度设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3.
104.
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中最具可视性、可触及性以及复杂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相连的接缝地带",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本质上乃是对其悖论属性和议题张力的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悖论属性和"元问题"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必须综合运用"以国家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以及"以使用者为中心"三种治理模式和相应的治理工具。总体上讲,公共空间治理模式和机制创新乃是重视从空间与治理关系视角积极探索的产物。具体而言,二者存在三种关系,即"作为行为塑造因素的空间""作为中介或作用点的空间"以及"作为治理对象的空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5.
106.
2021年,蔡英文当局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行"台独"路线,并图谋"以武谋独"。2月9日,蔡英文在"国安"高层会议声称,"台海的和平稳定,已经从两岸关系的范畴,提升到印太区域,甚至是全球的焦点",叫嚷"台湾一贯的立场,就是遇到压力不屈服""我们会持续提升自身防卫战力,来因应各种新形态军事作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条件、防卫过当、无限防卫权等都做出了明文规定,但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围绕着正当防卫的限度、无限防卫权的界定问题,依然存在着争论。本文对无限防卫权的界定及适用无限防卫权问题之规定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对完善正当防卫制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8.
“不法侵害行为的结束”不等同于“不法侵害的结束”,是适时防卫还是事后防卫,应以不法侵害是否结束为判断标准,而不应以不法侵害行为是否结束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新刑法正当防卫制度立法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有三方面:防卫限度、成立条件,增设了无限防卫制度。新刑法关于防卫限度.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修改是立法上的进步,修改后更显完善合理.但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权的立法是权宜之计,应予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10.
林志雄 《法制博览》2022,(14):75-77
正当防卫的起止时间是否设置得当,既涉及防卫人"罪与非罪"的问题,也直接决定了我国宏观的社会治理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在规范防卫时间上,应当立足于制度的设立初衷,并围绕制度参与者不同的角色与立场,为防卫人提供浅显易懂的行为指引,为裁判者的事后判断留出较大的裁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