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2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都是一种防卫行为,它们都是从防卫行为开始的,由于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法律 意义上两种不同的损害结果。它们之间不是一种转化关系,而是一种防卫异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以"新社会防卫论"等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模式、国际原则以及国外立法例,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体系,设置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机构,以期对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改革提供参考模式,甚为重要而必要。  相似文献   
93.
《刑法》第20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分子,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该法务彰显立法者无限防卫主义的立法理念。笔者认为,无限防卫权在法律上的确立,不仅无助于刑法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乃至削弱了人权保障的根基——公正和人道。  相似文献   
94.
进入21世纪后,走“普通国家”化道路、争当世界政治军事大国日渐成为日本的总体国家战略。为了同这种自我期许的“国家定位”相配套,日本决策层正在按照新的原则和步骤急速推动着安全防卫领域的调整和变革。本文拟从涉及日本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元素——安全保障总体思想、基本防卫政策原则、日美安全同盟以及对华安全战略的变动,来分析新世纪日本安全防卫领域发生的调整。  相似文献   
95.
未来我国刑法改革应当强化刑法的明确性和刑罚的轻缓性,重视刑法的行为评价和引导功能,弱化刑法的威慑功能,切实保障人权;同时积极推进刑事法网的严密化和法益保护的早期化,积极防卫社会,努力实现保障人权与防卫社会两大价值取向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6.
如何准确认定防卫案件是长久以来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疑难问题,1997年《刑法》虽对正当防卫制度作出较大修订,但并未根本改变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困境,其原因在于修订着重解决了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问题,但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在于如何区分自我防卫与相互斗殴。当前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的"起因是否有责"、"防卫是否不得已"的区分标准,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却过于简单与绝对,未能深入探求案情,甚至与立法精神有一定背离,使得自我防卫案件往往以相互斗殴结案,而这也与犯罪控制的诉讼模式、司法技术限制、文化上的复仇动机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7.
98.
99.
在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发生伤害和被伤害的案件经常被社会关注并备受质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国涉及警务的法理研究和法律法规稍显滞后;二是警务执法所采取的强制手段即警察武力一直没有一个可见的、科学的标准。因此,根据《人民警察法》对警察预防、制止的职责予以梳理,以及《刑法》和《治安处罚法》对抗法行为进行分类,并对警察执法行为进行“防”和“御”的分解,并参照比例原则提出防御式安全执法理念下的五级防卫与控制程序,对于推进我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实战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美国刑事立法中的自我防卫是根据不同的保护权益而区分的防卫类型之一,为正当防卫的基础形式,自我防卫的成立要件大致包括非法武力的存在、防卫的紧迫性、防卫武力的合理性、行为人对防卫情境的(合理)相信以及相对的躲避义务(少许州)。美国刑事立法中的自我防卫以行为人(合理)相信防卫情境为判断模式,偏重保护防卫人之自治权利,且其规定详实而明确,极好地保障了正当防卫权利司法合理适用,这对于完善我国正当防卫制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