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1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一如果说 ,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都曾经为哲学的发展指出全新的方向 ,那么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可当之无愧地承受这一称号。前者的批判哲学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宇宙本体论向理性认识论的过渡 ,实现理性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后者更是两次为现代西方哲学开辟道路 ,其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 ;后期又批判了前期哲学 ,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语言游戏”理论 ,成为英国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思想源泉。康德、维特根斯坦分别是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两位哲学巨人 ,他们的哲学理论在基本思路、观点…  相似文献   
942.
焦泉 《群众》2008,(6):76-76
美育,顾名思义,即审美教育,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审美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却存有争议。其看法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美学教育。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一种认为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43.
赵雪梅 《前沿》2008,(7):163-166
老子的“大巧若拙”一方面强调的是朴素自然的美,另一方面提倡生命原初的自在澄明,祛除机心和伪饰。同时,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涉及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工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老子是斥人工而尚自然的。这种“拙”的生存哲学,影响了中国关于生命颐养的思考,在文明高度技术化、经济化的今天,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的愈演愈热之势,从追求天人合一和诗意栖居的目的论角度证明了它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944.
美国摄影家L.米索内将照相机的镜头、人的眼睛和人的独创性的想象力形象地比喻为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并阐述了这三者在摄影中的位置和作用.具象的"第一只眼睛"(镜头)和"第二只眼睛"(肉眼),都是在抽象的"第三只眼睛"(独创性的想象力)的掌控操纵下工作,并最终按照"第三只眼睛"的意志完成了拍摄.独创性的想象力又称之为心理知觉定势,它决定着摄影创作的成功概率和迥然不同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945.
美源于自然,在一切的美中,不经雕琢的才是真正的美。在这其中,人类衣食住行中的衣当属其中的典范,服装——我们大可用一种别样的眼光来看  相似文献   
946.
黄来明 《学理论》2008,(24):52-54
浪漫主义杰作《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经典神魔小说,但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基于《西游记》为历代儿童所喜爱的事实,力主《西游记》为童话作品(或准童话作品),或认为《西游记》具有童话特质和童话价值。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从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童年经验着手,结合《西游记》的具体内涵,从童话学视角探讨和论证《西游记》的隐含读者中必然包含着儿童。  相似文献   
947.
侗戏兴盛于100多年前,而侗旅大歌则比其历史久远得多.这两种文化现象不同的内涵和底蕴,在现代人当中不同的接受度,值得我们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8.
郭沫若在文艺领域建立起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这是贯穿郭沫若所有美学思想的主脉。郭沫若意识到要进行意识形态的革命,促进意识形态的有效发挥,它就必须是快乐的,直觉的,自我认可的。一言以蔽之,它必须是审美的,艺术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视阔下的郭沫若实践美学思想的建构,主要包括:艺术创制的实践性、批判现实主义实践性以及世界文学的实践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9.
现代广告招贴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推动生产的手段,开拓市场的先锋,扩大流通的媒介,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力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50.
1960年代,台湾"健康写实电影"所追求的只是有限度、不完整和不彻底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才为台湾电影真正建构了写实主义关学精神.在后新电影时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空前高涨.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艺观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当代台湾电影不断地张扬写实主义美学精神,本质上是在颠覆这种传统的文艺观,并致力于追求关与真的统一.这在中国文艺观念的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