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0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1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3篇
法律   225篇
中国共产党   699篇
中国政治   885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享受阅读     
每天晚上,一家老小进入梦乡后,我总习惯打开台灯窝在沙发里看一会儿书。窗外喧嚣,更显得屋里安静惬意,握一杯暖暖的茶,心随着文字行走,那是一天最幸福的时刻。凯勒说:“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阅读,不仅能帮助我们开阔视野,还教会我们很多道理。看完《巴黎圣母院》,你会懂得不能以貌取人,要学会从复杂的世界中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就像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却非比寻常的善良。  相似文献   
992.
作为对外援助一部分的政府援助有着独特的作用,虽然政府援助属于国际经济领域现象,但是其所带来的政治收益更能够对自身的产生、发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以政府开发援助为载体的日本战后经济外交,其产生与发展正是基于政治收益的考虑而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来。  相似文献   
993.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相似文献   
994.
邹敏燕 《工友》2010,(5):38-38
在这间行动艺术工作室,挂满各式手工装饰品,女主人张丽丽在幽雅的古筝乐中悠然的编织着手工花篮,同时也在编织着希望和梦想。她说:行动艺术的意义在于让年轻人在行动中鉴赏美,发现美。  相似文献   
995.
阮籍的<咏怀>诗产生于人性受到压抑和摧残的时代,诗中从自我与他人的相互关照中追问生命的意义,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感叹生命的脆弱和人生旅程的艰辛,在自由与困顿的精神矛盾中找寻生命应有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6.
《今日民族》2008,(10):F0002-F0002
10月23日,曲靖市第四届“珠江源美食文化活动周”开幕式在新落成的珠江源古镇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张道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甲、省发改委主任米东生等领导出席庆典。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牛绍尧宣布开幕。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致辞。曲靖市副市长左伯俊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997.
美国在亚太的联盟体系的结构安排并非受对抗共产主义的地缘政治所驱动,而是有对冷战格局下控制东亚诸国(地区)的考量。本文认为,双边主义是强国控制弱国的重要手段。美国在亚太联盟体系中广泛采用双边主义,使自身在联盟中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和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998.
张文莉 《求索》2011,(10):214-215,85
本文论述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历史碰撞中,闻一多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民族化建构。阐述了闻一多以身体力行,在新诗格律关、神秘美、民族精神等三个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9.
镰锤旗下铸坚贞,精神家园守终身。 扎根基层怀壮志,温饱粮仓奋民生。 厚德载物思大爱,雪中送炭念小民。 公私泾渭扬正气,防微杜渐树廉明。  相似文献   
1000.
高萍 《求索》2013,(7):131-133
王维应制诗在唐诗诗风从初唐到盛唐的转变和诗人自身诗歌的发展两个维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完成了应制诗从绮错婉媚到雄浑秀雅,从骨气都尽到文质半取的转变,对盛唐诗坛美学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应制诗在结构、立意、用语等方面形成的固有模式为其山水诗的创作夯实了基础,从而使其山水诗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清远之外,理趣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