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9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1111篇
中国政治   2148篇
政治理论   294篇
综合类   4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国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的战略利益,它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中,软权力既是推动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数。它是硬权力的重要补充,具有硬权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作用。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离不开对软权力的培育和运用。  相似文献   
82.
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8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一个悬设的概念或虚幻的理念,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实践旨向。纵观近几年习近平所提出和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层面基本围绕着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和维护国际秩序三个层面来考量。世界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目标和价值诉求,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走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维系共同体生活的坚实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石。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构筑并维护国际秩序的和谐有序,促使人类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84.
当前东北亚地区扑朔迷离的形势可视为朝鲜核试验、萨德入韩以及美国的"亚洲回归"政策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美国的"亚洲回归"以及转而实施"亚太再平衡"政策其旨在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在此背景下,朝鲜核试验(第四、五次)、朝鲜频繁的导弹试射、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等破坏了东北亚既存的和平共处和战略均衡局面,大有使韩美日和朝中俄回归到"冷战式对立"之势,东北亚可能再现"新冷战"格局,地区"安全困境"也将日趋严峻。本文认为,美国积极推进"萨德入韩"的根本动因在于:一方面向日益紧密的中韩关系打入楔子,另一方面要实现对中俄的战略遏制。韩国同意部署萨德本身,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明显的战略误判。"萨德入韩"使得半岛局势急转直下的同时,也使得半岛成为东北亚各国回归传统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中国之所以对韩国同意部署萨德的行为产生怀疑并敏感的反应,原因在于萨德系统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攻击,而是为了弥补美国应对中国的导弹防御系统(MD)的缺口。从这种意义上说,部署萨德的负面影响将日益凸显:一是它并不能减少朝鲜的安全威胁,反而有可能刺激朝鲜而使得韩国更加不安全;二是中韩关系将因此严重受损,两国政治、经济、人文交流与合作必将受到冲击;三是东北亚地区将可能再次回归到两极对立状态,朝鲜半岛的安全困境将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85.
“和平民主新阶段”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后时局的一种乐观判断。虽然这一设想没能实现,但是其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不仅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中间势力之间的联合提供了基础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6.
焦长龙 《江淮》2012,(12):34-35
"再过几天,这条路就要开通了,以后骑个电瓶车到和平村办事就十来分钟,上屯溪买东西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在安徽省歙县绍濂乡和平村驼岗自然村,正忙着畚土的村民代表江文树,边擦汗边兴奋地对身旁的人说:"没想到代表村民的提议,真的解决了!"  相似文献   
87.
宗鹰 《统一论坛》2012,(1):24-24
马英九胜选连任,蔡英文落败辞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潮已经不可逆转,“九二共识”成为台湾民意试金石。中国大陆和平发展战略决策及一系列相关措施,显示了巨大力量,经受了严峻考验。海外民间团体和同胞,尽心竭力支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良性影响,经受了大考。  相似文献   
88.
詹勇 《北京观察》2015,(9):12-13
9月3日,我国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首次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感受,也在不断深化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一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段光辉的历史中,蕴藏着深厚的力量.  相似文献   
89.
“我是美国人,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是黄河养育了这里的人民,也养育过我,我的根在这里……”——牧琳爱  相似文献   
90.
1898-1930年间,美国通过与西班牙签署《巴黎条约》和《华盛顿条约》,与英国签署《美英条约》,明确界定了美治菲律宾的领土界限,我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不位于其中.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才提出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依据和证据,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并强占部分岛礁,并直到1997年才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根据国际判例和条约解释的国际法,综观中菲双方主张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三项条约及其所确立的菲律宾领土界限在判定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上不具有直接创设条约权源的作用,但它们在证明美国和菲律宾在1898年及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对黄岩岛和所谓“卡拉延岛群”提出领土要求、未针对我国明确的主权宣示行为提出对抗性主权主张等关键事实上具有重要的证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