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7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2 .8kbgB基因 ,并且在其两端加上PstⅠ和NotⅠ酶切位点。然后用PstⅠ /NotⅠ酶切回收 gB片段 ,插入到转移载体 pEFgpt12s复合启动子Spromoter的下游的PstⅠ /NotⅠ酶切位点处 ,构建了转移质粒pEFgpt12s gB。将该质粒与痘病毒 (FPV)野毒 2 82E4株共转染胚成纤维细胞 (CEF) ,通过MXHAT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蚀斑纯化 ,经PCR扩增证实重组病毒中含有 gB基因。重组病毒和FPV野毒在CEF上形成空斑大小无明显差别 ,病毒效价分别为 10 -5.43 TCID50 /mL和 10 -6TCID50 /mL ,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所构建的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2.
以PUC19质粒为载体构建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EcoRIDNA文库。根据已经发表的澳大利亚ILTV-SA2株和英国ILTV-V822株的糖蛋白g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ILTV中国王岗株DNA为模板,扩增出1.338kb的糖蛋白gB基因片段,用DIG标记制备成核酸探针,从ILTVEcoRIDNA文库中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得到一个EcoRI3.0kb的ILTVDNA片段。经酶切分析表明,该3.0kbILTVDNAEcoRI片段含有完整的糖蛋白gB基因,经PCR和核酸杂交表明所克隆的糖蛋白gB基因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83.
二氟沙星在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30只艾维茵肉随机分为 3组 ,进行了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及内服二氟沙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血浆蛋白 ,高速离心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二氟沙星的浓度 ,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 时间数据。结果 ,健康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 :t1/ 2α=0 .6 9h± 0 .4 3h ;t1/ 2 β=6 .11h± 1.5 0h ;V1=1.70L/kg±0 .33L/kg ;Vd(area) =3.10L/kg± 0 .6 7L/kg ;ClB=0 .37L/ (kg·h)±0 .10L/ (kg·h) ;AUC =2 9.16 μg/ (mL·h)± 8.0 4 μg/ (mL·h)。健康肌肉注射及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前者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 :t1/ 2Ka=0 .17h± 0 .12h ,t1/ 2Ke=5 .6 4h± 0 .74h ,tmax =0 .86h± 0 .4 0h ,Cmax =2 .5 1μg/mL± 0 .36 μg/mL ,AUC =2 2 .6 2μg/ (mL·h) ± 3.2 8μg/ (mL·h) ,F =77.0 %± 11.8% ;后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 :t1/ 2Ka=1.4 6h± 1.0 0h ,t1/ 2Ke=8.2 0h± 3.12h ,tmax=4 .34h± 2 .4 0h ,Cmax=1.0 0 μg/mL± 0 .2 1μg/mL ,AUC =15 .82 μg/ (mL·h) ± 3.6 7μg/ (mL·h) ,F =5 4.2 %± 12 .6 %。二氟沙星在健康体内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为 :表观分布容积大  相似文献   
84.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人工感染包涵体肝炎病毒雏的胸腺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包涵体肝炎可引发胸腺细胞的凋亡 ,多数凋亡阳性细胞核结构完整 ,核内有数量不等的阳性颗粒 ,少部分凋亡阳性细胞核破碎或核浓缩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多数坏死的胸腺细胞属细胞凋亡。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可检测到早期的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85.
用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混合制剂菌威克对试验性大肠杆菌病进行了预防与治疗试验。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7.5× 10 - 4mg/L和 5 .9× 10 - 5mg/L ,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 1.5× 10 - 3mg/L和 1.2× 10 - 4mg/L。在成本相近的情况下 ,以杀菌效果最佳比例配制的菌威克制剂的疗效要高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预防与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大剂量与中剂量菌威克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高于低剂量菌威克与单独应用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黏杆菌素的效果 (P <0 .0 5 )。  相似文献   
86.
鸡球虫疫苗1号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球虫1号苗(LCV-1)以1头份/只和5头份/只剂量分别免疫10日龄伊莎褐公雏,并设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个免疫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死亡,其相对增重率分别达96.27%和95.17%,而攻虫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为91.21%,与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2个免疫组攻虫期间平均OPG值分别为1.001×105和1.63×105,而攻虫对照组为2.118×105,2个免疫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2个免疫组间比较,免疫1组比免疫2组的平均增重高1.1%,差异不显著;免疫期间平均OPG值免疫1组比免疫2组小53.08%,差异极显著,攻虫期间前者比后者小38.59%,差异显著。从总体看,免疫1组的剂量比免疫2组的安全可靠,免疫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7.
蔡锐波 《法医学杂志》1994,10(2):61-63,70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家养血清小含有“抗A”、“抗B”及“抗H”三种异种凝集素。血清中“H”凝集素能应用于体液班(唾液斑、精燃)H物质的检测。我们已在教学及检案实践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鹅源新城疫病毒感染鸡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鹅源新城疫病毒BY株人工感染 2 5日龄雏 ,同时用新城疫病毒标准强毒F4 8E8株作为攻毒对照 ,观察 2株病毒感染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 ,并加以比较。结果 ,2株病毒都可致试验 1 0 0 %发病和死亡。BY组于感染后 5 1h出现症状 ,发病后 4 8h全部死亡 ,主要大体病变为喉头严重出血、腺胃乳头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轻微出血、肠道黏膜局灶性出血坏死 ,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内的细胞显著变性、坏死及出血等 ;F4 8E8组于感染后 72h出现症状 ,发病后 36h感染全部死亡 ,所表现的病理变化与BY组相似 ,但腺胃和肠道的出血病变比BY组显著  相似文献   
89.
毒霉形体内蒙古分离株H3 株的TM 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巳发表的MGS6株TM 1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设计了 1对引物 ,以H3 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得到约 0 .8kb的片段 ,将该产物克隆到pUCm T载体上 ,得到重组质粒。经Kieser法、质粒PCR法、PstⅠ单酶切等方法鉴定后 ,测定H3 株TM 1基因序列 ,并与已知S6株TM 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MGH3 株与S6株TM 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一性为 96.5 7% ,氨基酸同一性为95 .42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GH3 株的基因免疫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在西宁华青蛋禽公司用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用定量载体试验测定过氧乙酸、百毒杀、杀特灵、消毒王4种消毒剂对蜡样芽胞杆菌4001株芽胞的杀灭率。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综合评价,以消毒王最佳。最佳消毒搭配为A4B2C1,即消毒王的浓度为1∶1000,用量为90ml/m2,雾滴直径为140μm,作用时间30min。实地试验群(13563只)从1日龄开始,每天带消毒1次,直至育成结束,死淘率比3个对照群平均下降6.11%(P<0.01);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率下降9.17%,毒霉形体感染率下降50.83%。试验群进入产蛋阶段后,在202d内比对照群少死淘385只;观察197d的产蛋情况,试验群比对照群多产蛋6476kg,按开产时数计,每只平均多产蛋0.59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