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8篇
  免费   671篇
各国政治   627篇
工人农民   408篇
世界政治   5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27篇
法律   4542篇
中国共产党   523篇
中国政治   2081篇
政治理论   1582篇
综合类   558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481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585篇
  2012年   1122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987篇
  2009年   1162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086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文宇 《行政与法》2005,(12):122-124
新《破产法》(草案)①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其专设一章,可见重整制度之重要。破产重整的立法精神是再建主义精神。笔者认为,要想使破产重整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立法者拯救企业的立法本意,最关键的是在利益制衡原则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各方主体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中各主体的权限与职责做明确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本文基于破产重整的制衡原则,对破产重整中各方主体进行了角色定位,希望能构建起破产重整制度中各方主体间完善科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解,促进破产重整制在我国度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2.
岳光辉 《河北法学》2003,21(6):66-71
行政听证制度是我国立法引进的一项新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公安机关在进行治安行政听证工作中,应当认真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健全和完善公开原则、言词原则、职能分离原则、事先告知原则、记录排他性原则。  相似文献   
73.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6,22(1):24-26
在研究《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思想年谱》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邓小平提到的国际战略一词的含义,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世界力量对比的全局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的、本体的国际战略概念,对它应作现实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74.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75.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家对于人权为谁拥有、人为何拥有人权、谁来认可或保障人权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青年马克思在批判近代西方人权观的基础上用共产主义理论超越了近代西方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76.
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中研究了罗马法和现代民法中的能力制度,得出了前者以自由为基础,后者以平等为基础的结论,进而论证了现代权利能力制度的平等理念遇到的重重挑战,尤其揭示了这一制度的全球化理念的充分展开带来的民法消亡命运。通过展示古今立法者对权利能力制度的不平等运用,特别地反驳了权利能力人人平等的谬见,得出了这种不平等为社会治理所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马秀卿 《河北法学》2007,25(2):145-148
我国的刑事法律仅规定"羁押"的日期应当在被告人被判处的自由刑中予以折抵,而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样的"非羁押式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日期排除于折抵刑期之外.从刑事司法公正、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三方面论述"非羁押式强制措施"应予折抵刑期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8.
沈惠章 《河北法学》2007,25(2):192-195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治安行政执法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应当改变治安民警的传统观念,转变治安民警执法角色,改革治安行政许可,完善治安法制建设,规划治安行政执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9.
冯晓青 《河北法学》2007,25(5):19-28
全球化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举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承办、美国Kenyon&Kenyon LLP和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Inc.提供赞助的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会议于2007年1月20—21在北京召开,近二百名国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探讨了全球化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问题。本次会议对于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0.
张勤 《河北法学》2007,25(1):194-200
律师惩戒制度对维持律师队伍的道德水准和专业素质起着规范和监督作用.在本质上这一制度反映出律师行业的自治性和国家对这一行业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互动关系.民初北洋政府时期在律师惩戒领域实行的是两级两审制:由高等审判厅推事组成的律师惩戒会是初审机构,由大理院推事组成的复审查律师惩戒会是复审机构.这一时期的律师惩戒事宜几乎完全被司法机构所垄断,律师公会被排除在外.就制度渊源而论,北洋时期的律师惩戒制度是对大陆法系中日本制度的借鉴,而有别于德国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