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63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9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36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多重三边关系影响下的中亚地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总结和分析中亚的态势,提出在中亚存在的多重三边关系.首先,作为中亚区域的核心三角关系: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国家、俄罗斯、中国三边关系; 其次,跨欧亚区域的三边关系,包括俄罗斯、欧洲、中亚国家,其中包含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 第三,全球层面的三边关系,例如:俄罗斯、美国、中国的关系,俄罗斯、欧洲、美国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中亚地区内部的多元化以及外部的多样化共同深刻地影响这个区域的发展.作为中亚外部环境的基本形式,三边关系应以尊重国家基本安全利益为目标,并考虑在不可避免的合作与竞争的外部行为过程中采用共同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2.
This article traces a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participatory research, largely from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the 1970s was mostly led by disciplinary scientists, and characterised by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open academic debate, with some recognition that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was a political process. The 1980s saw a shift to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 and a participatory mainstream developed, seeking methods for scaling up. Meanwhile, others sought to understand and influenc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i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to keep open the academic debate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1990s as ‘lost years’, during which mainstream participatory practitioners became inward-looking development generalists, not so interested in learning from others outside their paradigm. The late 2000s provide a chance to re-recognis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introduce strong, widely based disciplines; and learn from past activities that resulted in positive development outcomes (planned or unplanned).  相似文献   
63.
何勤华  孔晶 《法学论坛》2005,20(4):44-52
中华法系曾以其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法系之林,虽然它在清末就基本解体了,但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法律传统和观念,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仍是深刻的.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反映西方法律传统,又符合东亚诸国利益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共同体法开始形成.新世纪的东亚共同体法是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不能将其简单地看作中华法系的复兴,它是中华法系死亡之后,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再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64.
东亚、东南亚土壤污染防治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相邻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十分活跃,特别是其中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还制定了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等方面,对这些立法及其施行经验予以评析,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积极推动东亚(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构建服务于东亚(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的物流平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天津作为东亚(环黄海)城市市长会议的成员,具备了支撑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现代物流基础.为了实现对东亚(环黄海)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双向辐射作用,天津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并相应确立了发展现代物流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以积极服务于东亚(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66.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gender ideologies shape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Asian garment industry.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it illustrates how widespread norm perceptions of acquiescent women and assertive men reinforce patriarchal, authoritarian unions. Even if privately critical, women may be reluctant to protest if they anticipate social disapproval. Such beliefs reinforce patriarchal unions, curbing women workers’ collective analysis, engagement, and activism. This weakens the collective power of labour to push for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 Tackling norm perceptions and building more inclusive unions may help strengthen the labour movement.  相似文献   
67.
布什政府在东南亚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有着明晰的战略目标。它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目标有3个方面:美国价值观的推行、双边关系的建立和加强、参与并影响地区进程。对上述三重战略走向分别进行阐述分析后,笔者认为,美国会继续推行它的既定战略,但是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相似文献   
68.
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在世界能源版图中的地位日渐上升。近年来,中亚地区油气合作发展迅速,但是在资源总量上更具优势的东北亚油气合作之路却充满曲折。在地区性统一能源市场形成之前,政府间多边协调机制仍然是东北亚油气合作的现实选择。中国在互利双赢的理念指导下,以良好的政治互信为基础,以油气运输管线为纽带,通过以双边合作为主、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了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因此,中国在推动地区油气合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理应在推进东北亚油气合作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战略互信理论为主要依据,探讨了中日韩三国的战略定位,并在尝试建立中日韩三国战略互信度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中日韩三国战略互信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指出构筑和进一步建立中日韩三国稳定的战略互信关系,是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构建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70.
刘金玲 《青年论坛》2010,(2):144-146
东亚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历史上,大国在东亚纵横捭阖,形成了各种地区性的国际秩序。这期间,日本在东亚国际秩序建构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当前,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各国间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东亚国际秩序处在转型时期。通过探讨当前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中的日本因素,对日本在当前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依稀可以窥见日本外交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