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1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6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99篇
政治理论   195篇
综合类   3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基于构建丝绸之路区域物流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的构建可采取"3+5+2"模式,即"国家—省区—企业"三个层级的协调机制主体,政策规划、产业结构、网络布局、企业培育、标准化制定等五个方面的协调机制客体,构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两个协调机制载体。  相似文献   
82.
This paper offers a contribution to recent debates on European Union (EU) exter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ACP) group of countries. The question asked is why the EU encountered such difficulties in the attempt to translate its normative preferences for freer trade and close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a series of binding agreements? Drawing on both economic constructivist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insight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ase for reform initially rested on a strong convergence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ideas, enabling the EU to discursively present desired policy reforms as necessary to satisfy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trade rules. However, in due course,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behind the latter began to diverge from the EU's policy preferences and blunt its norm-based argument – thus creating the space for transnational coalitions to, first, question and, ultimately, undermine aspects the EU's trad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us for the ACP.  相似文献   
83.
小产权房是在土地所有权的国家、集体的二元分割体制下,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在农村土地增值的分享过程的必然产物,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和目前法制环境的刺激下,小产权房成为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  相似文献   
84.
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质,区别于人的属性和人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的劳动实践。这一重要的界定显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界定不仅避免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而且指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与"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相矛盾的。并且,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即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证。  相似文献   
85.
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形成日益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可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但并非两岸和平统一的充分条件。而且,发挥两岸经济关系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促进作用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至少需要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意愿与积极行动,以便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民调显示,近年来的两岸经济合作,在“反独”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施行时间较短且尚未充分展开等因素而不足以证实或证伪其在“促统”方面的作用,并面临制约因素。而国家认同的形成,乃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因此,必须确立正确的合作理念,坚持特定的推进原则,选择适宜的推进方式,以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86.
加强广西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是双方保持自身快速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双方形成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背景进行阐述,分析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北京就业弹性系数以2000年为界,之前不断下降,之后大幅上升;论文认为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改革是引起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8.
闽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接途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接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创新模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给闽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以福建与台湾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和特点作为研究的基础,分析新形势下拓展闽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接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提出闽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接的可行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9.
近几年,关于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问题引起有关国家智库、产业界乃至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基本构想、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0.
城镇化进程将导致传统村落共同体的解体与巨大社会变迁.引导乡村社区的整合与重构,摸索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必要的.朝鲜族乡村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经历了巨大社会变迁.为了克服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朝鲜族社会自发组织起集中村建设运动,通过集中村的形式实现就地城镇化的道路.尊重经济结构形式与社会共同体形式之间关系的规律,成为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区重构的关键因素.集中村建设经验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