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篇
  免费   110篇
各国政治   164篇
工人农民   112篇
世界政治   1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4篇
法律   691篇
中国共产党   238篇
中国政治   554篇
政治理论   444篇
综合类   13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论新世纪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是公共型政府、公正型政府、民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分权型政府、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和责任制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必须切实解决传统行政体制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实现政府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82.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83.
ABSTRACT

Over the last decade, municipal territorial amalgamation has occurred in 15 European countries. The same period has seen spectacular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nicipal size and the functioning of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the impacts of territorial reforms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local democracy.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treating territorial reforms as specif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have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tren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important gaps in the knowledge and the study results are often inconclusive. These observations call for 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84.
International donors, particularly the European Union (EU), vehemently endorse institution-building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 (PAR) in their work on democracy support. Still, the linkages between externally sponsored reform and advancement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beneficiary countries constitute a blind spot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tization.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examining this relationship by exploring the democratic substance of the EU’s PAR portfolio for the neighbourhood countries.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PA–democracy interface in the study of democracy promotion by elaborat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externally supported administrative reforms and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of democracy being advanced. By using the OECD/SIGMA’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Support for Improvement in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PAR framework for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ENP) countries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EU’s approach to programming PAR accommodates elements from several formats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while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democratic effects of the PAR principles remains vagu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external PAR strategies in democracy support, and for attuning the EU’s PAR design to its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5.
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没有突出优势,在产业布局方面与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大平台的要求尚有差距。必须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端,进一步明确试验区发展定位和目标,优化产业布局,为我国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86.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凸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显得极为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87.
调查发现公务员群体对我国的行政改革了解有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对先前制度的依赖,与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公务员群体也因性别、年龄、学历和机关工作年限等不同,在相关看法上呈现出一定的内部差异。当前各级政府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的现状;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可能存在供给"短缺"与政府"缺位"的问题。我国政府强调行政改革的中国特色,形成了行政改革实践的"渐进性"和"两个超越"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89.
通过对我国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折射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应完善的方向: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与法院在博弈中加强合作,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0.
围绕辩证法,一些西方学者常常得出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的观点。反驳这种错误观点有一条重要路径:恩格斯的辩证法并非局限于自然领域,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融入社会—历史当中。具体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辩证法奠基于现实经验的基础之上;二是准确阐释了马克思辩证法作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与对象的统一理论。这些贡献表明:一方面,在现实基础、基本形式、实践旨趣方面,恩格斯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它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区别。这将有助于澄清对恩格斯辩证法的曲解和误解,也是对“矮化”恩格斯辩证法、制造恩格斯和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对立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