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40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This study measured and assessed facial soft tissue depths (FSTDs) in adult female Chinese and New Zealand (NZ) Europeans (Caucasoids). Ultrasound was used to obtain depths at nine landmarks on 108 healthy subjects (51 Chinese, 57 NZ European), erect positioned, of same age group (18–29 years). Height and weight were also recorded. Statistical analysis focused on comparison of tissue depth between the two ancestry groups and the influence of Body Mass Index (BMI) (kg/m2). Results showed mean depth differences at Supra M2 and Infra M2 landmark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Chinese than Caucasoid women for all three BMI Classes (BMI <20, 20 ≤ BMI < 25, 25 ≤ BMI < 30), even BMI <20. For both groups BMI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STD values at all landmarks except Labrale superius. This study enabled ancestry and BMI influence on FSTDs to be observed and compared for two distinct groups. Results add to knowledge about facial tissue depth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02.
The Engage programme was launched in April 2006 by the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GCN) in the UK. As a civil service body supporting those in government working as press officers and in marketing roles, the GCN under the New Labour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 2006–2010 was involv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logic of marketisation to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charts this process by examining key government policy documents from this period. The rationale for Engage rest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government in the UK needed to adapt its communication approach to reach what were perceived as individualised consumers in society. The extension of the logic of marketisation to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that happened under Engage is shown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rvices under New Labour.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3.
近代刑法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启蒙主义的刑法思想到刑事古典学派(旧派),再到刑事实证学派(新派)的发展历程。新、旧两派的争鸣极大地推动了刑法学理论的繁荣,为各国的刑事司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现时刑法理论中折衷主义盛行,并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相应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那种优越的信息机制和强大的动力机制,使得经济系统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发起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能否实现从过去的无限、低效政府向有限、高效政府转变是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好的市场经济”能不能最终确立的关键。为此,政府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增强自身改革的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新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杜雪晶 《行政与法》2006,1(8):120-122
作为当代重要的刑法思想,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对传统的刑法理论进行了调和,并以独特的视角对相关刑法理论进行了论证,本文全面探析了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重要理论内核,使其具备完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等学派有关制度变迁的解释不同,以奥菲、约翰逊等人为代表的部分新制度主义者在详细阐述后共产主义国家特殊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偶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苏东剧变后产生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完全是偶然的。这种偶然性表现在这些国家新掌权者偶然的政策选择上,偶然的政策选择在制度遗产、国家能力和政策顺序等因素的干预作用下,制度变迁以消极型制度设计或积极型制度设计的方式发生。路径偶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方式,也反映了制度变迁研究方法的创新,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7.
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下主义立论重点不完全切合当前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在文化本原上,天下主义始于《易》,成于老庄,行于春秋,汉儒的天下主义只是在制度和形式上一统了天下。近代中国天下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相遇是败在社会文明形态落后上,而不是中华文化特质上。现代中华思想已由多种元素构成。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化。诸如现代性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给现代国际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在基本完成塑造现代政治民族的任务后,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将缩小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上的差异,促进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8.
新时期反腐败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社会公害,近几年来加大了打击力度,但仍屡禁不止。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新的防腐败措施,消除特权从源头治腐;严肃法纪不徇私情加大腐败成本,警示世人;公共决策与行政行为公开化使腐败无机可乘;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使监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9.
新司法解释与行政公益诉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公益诉讼是行政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纵观已有的研究 ,大多局限在行政公益诉讼内涵、与传统行政诉讼的区别、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一般介绍 ,以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理论阐述上。相比较而言 ,立足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探讨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可能性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产生在新旧思想文化、新旧教育体制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中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比较丰富 ,主要有 :改革学校教育现状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提倡发展学生个性 ;重视体育 ,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 ;研究教育必须从中国现实出发。变革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其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