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1篇
法律   12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种哺乳动物朊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外周血液的总DNA为模板,运用PCR方法克隆了汉族人、秦川黄牛和甘肃土种绵羊的Prnp基因,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获得的3种哺乳动物的Prnp基因均位于1个单一的外显子内,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达99.0%。牛与绵羊Prnp基因同源性为97.3%,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5%。人Prnp基因与黄牛和绵羊Prnp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86.7%和87.1%,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0.0%。3种Prnp基因均有富含G-C的重复区,编码的PrP蛋白均由氨基端的信号肽、中间的成熟蛋白和羧基端的GPⅠ锚结合位点组成。基因型分析表明,秦川黄牛和甘肃土种绵羊可能存在感染海绵状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8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IBV)分离株M蛋白的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模块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用Kyte-Doolittle方法、Jameson-Wolf方法、Karplus-Schulz方法、Plot-Emini方法和Garnier-Robson方法综合预测了其中4株代表毒株的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和二级结构。结果,8株AIBV的M蛋白主要在10~40 aa和90~175 aa处存在无规律的点突变,与参考毒株H52、M41、SAIB20、LX和Gray的M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介于87.4%~99.5%和96.3%~99.5%;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1.8%~99.8%和95.4%~100%。4株代表株的M蛋白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都在159~164 aa和181~193 aa肽段区(这2个区域都包含了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结构)或其附近。结果表明,AIBV分离株的M蛋白基因相对保守,只存在无规律的点突变,该变异对AIBV M蛋白B细胞表位的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猪高热病病例主要继发感染病毒的多重PCR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建立的2个多重PCR方法,对2005~2006年收集于江苏省的211份猪高热病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PRRSV阳性率为51.2%,PCV2阳性率为44.1%,CSFV阳性率为10.4%,PPV阳性率为3.9%,PRV阳性率为2.4%。2005年病料中PCV2阳性率为21.2%,2006年为73.2%;2005年PRRSV阳性率为38.1%,2006年为67.7%。2006年猪高热病疫情比2005年严重,PCV2和PRRSV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协同致病作用。对10个PRRSV分离株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的测序表明,2006年分离株Nsp2基因中有连续87个碱基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湖北省武汉市的2批14日龄和33日龄疑似禽白血病肉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并观察了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基因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剖检可见病鸡肝、肾、脾均不同程度肿胀,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肾、心等脏器可见散在或聚集成团的骨髓瘤细胞,胞浆内充满球形的嗜酸性颗粒;在病鸡肝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基因均呈阳性表达,诊断为J亚群禽白血病(ALV-J),提示p53基因和Bcl-2基因与肉鸡J亚群禽白血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口蹄疫病毒(FMDV)VP2基因,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上。用重组质粒pB-VP2与重组病毒同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经过蚀斑筛选纯化后,感染sf9细胞,表达VP2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33 ku左右。以牛抗O型FMDV血清为第一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ng和Dot-ELISA鉴定,说明VP2基因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正确表达,且可以与牛抗O型FMD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 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株的DNA为模板 ,用设计好的 1对引物对这 2株毒株的 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 ,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 gB基因片段 ,片段大小完全一致 ,为 2 .6kb ;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ERK6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采用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方法在猪不同部位骨骼肌中分析了ERK6基因转录本的个数、大小及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猪ERK6基因片段长1 113 bp,含有1个1 10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367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ERK6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0%;猪ERK6基因在肌肉组织中只有一个转录本,大小约1.5 kb。此基因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心、子宫次之,卵巢最低;而在脂肪、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和胰腺中未见表达。结果表明,猪ERK6基因与已报道的小鼠和人ERK6基因一样,主要在骨骼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文献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cDNA基因序列 ,设计和合成 1对引物 ,以TGEVTH 98强毒株基因组mRNA为模板 ,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N基因 ;将RT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 (ORF)定向克隆到载体pProEXHTb上 ,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埃希氏菌DH5α株 ,通过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表明已成功获得了TGEVN基因的无性繁殖体系。TH 98强毒株的N基因与Purdue 115株、FS772 / 70株、TO14株、96193 3株及TFⅠ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7%、97%、95 %和 96%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7%、98%、96%和 97%。  相似文献   
19.
柔嫩艾美球虫杨凌株表面抗原SAG1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柔嫩艾美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中扩增EtSAG10基因,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扩增不含N端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2a( )和pMAL-c2X,转化至E.coliRosetta,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ET-32a( )-EtSAG10在E.coliRosetta中的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3%,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7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pMAL-c2X-EtSAG10在E.coliRosetta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9 ku。以表达的可溶性EtSAG10重组蛋白100μg/只肌肉注射免疫雏鸡,攻虫后以盲肠病变计分、盲肠卵囊数(OPG)、相对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ACI)评价,免疫组相对盲肠卵囊产量为47.7%,抗球虫指数由86.79提高至152.13。提示,重组表达的EtSAG10可诱导雏鸡产生一定的抗球虫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报道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利用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TY1株中提取的RNA,经PCR扩增获得了300 bp的产物;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所扩增产物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将扩增片段插入pET32a构建表达载体,并于大肠埃希氏菌BL21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该片段在大肠埃希氏菌中成功表达,产物为30 ku、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的蛋白。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TY1株阳性血清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