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STRACT

The study examines the counter-interrogation strategies applied by mock suspects (N?=?94), who are innocent of a mock crime under investigation but who were present at the scene, for different reasons, at around the time the crime occurred. Half were present at the crime scene to carry out a lawful act, the other half to carry out an unlawful act.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Strategic Use of Evidence (SUE) technique as a strategic interviewing technique (vs. a non-strategic technique), on suspects’ statement-evidence inconsistencie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wo interview conditions (strategic vs. non-strategic) and were interviewed as suspects of a crime, which none of them had commit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unter-interrogation strategy in both groups was to be honest. However, 26.1% of the innocent suspects, performing an unlawful act, reported the strategy to be deceptive. In addition, the statements of suspects executing an unlawful act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evidence in the strategic than the non-strategic interview condition. The increased statement-evidence inconsistency rates potentially put these suspects at risk of being assessed as guilty of a crime they did not commit.  相似文献   
32.
公共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的有关思想,构建一个“环境-使命-运作”的分析框架,从战略判断、战略定位、战略部署三个维度,来研究公共安全思想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观点。对重要文献的文本分析发现,习近平关于公共安全的重要论述对公共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主要体现在严峻性、多样性、关联性三个方面;对公共安全作用的战略定位,主要体现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中国梦宏伟目标三个方面;对公共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主要体现在全类型应对、全过程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手段运用四个方面;作为战略统领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关于公共安全重要论述的战略指引和理论引领。  相似文献   
33.
李鸿阶 《东北亚论坛》2020,(3):115-126,128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方尽快达成谈判意愿明显提升,而印度临阵退出又使得RCEP能否如期签署充满变数。RCEP与《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部分国家重合,涵盖范围、生效时间、国际地位、开放程度、合作难度和融合发展等不同,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应对RCEP策略选择上,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争取主动,包括争取RCEP尽快签署生效,坚定维护东盟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有序推进RCEP优化升级,推动RCEP与CPTPP互动发展,密切关注日本合作动向,重视与CPTPP、“印太战略”联动效应,加快打造区域融合发展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提出和印度洋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凸显,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战略竞争与博弈的重点区域。印度与日本作为影响印太秩序的两支重要力量,两国均提出了自己的"印太"战略构想,并不断加强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在"印太"地缘框架下,印日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得到全面发展,已经升级为"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印日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的"民主价值观"为纽带,在政治、经贸、安全、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化,并具有浓厚的制衡中国色彩。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印日战略伙伴关系的强化既是两国各自利益的需求使然,也是对印太地缘政治格局新变化的反应,必将对当前的印太地区秩序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面对"印太时代"的到来,中国应与印日共同建立有关印太地区秩序的对话沟通机制,扩大中印日三国在印太地区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推进印太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当前印太地缘政治兴起与日印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升温的情势下,中国既要密切关注日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态势,客观地看待印日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给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也要积极构建中国的"印太"战略,运筹好中日、中印双边关系,以便塑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35.
济南炼油厂文化基因清晰,有很好的文化积淀。具有清晰的近期目标。原有的文化基础不断丰富并发生变化,组织的文化基因与个性特征基本一致。今后,济南炼油厂应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弘扬企业愿景和价值观,树立优质高效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36.
《Communist and Post》2019,52(3):235-24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icket splitting under Mongolia's new 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used for the elections in 2012, reaching several conclusions. First, we confirm that strategic ticket splitting depends on party size, as especially candidates of larger parties receive, on average, more district votes. Second, we show that strategic voting is not a universal phenomenon under the Mongolian 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Finally, as personal vote rather than strategic voting generally influences electoral behaviour of Mongolian voters at the district level, we hypothesize that institutional factors alone are not sufficient to explain both ticket splitting and strategic voting.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难以纾解的结构性矛盾,而这些结构性难题的产生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制约已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因而,纾解之道也不能就经济论经济,应究其根源,从多维度、多层面去思考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8.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战略方针是在总结革命战争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从实际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结果,它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也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和探索中的反复。"左"的一套战略方针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共产国际,需要寻找内部的原因。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才最终形成,到遵义会议后才确立。反"围剿"战略方针后来得到总结和升华并运用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  相似文献   
39.
关于发展天津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物流将促进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的总体运行质量.政府应实施积极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创造物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0.
由于经济增长的差异,新兴市场日益崛起,亚太地区日益崛起,其中中国崛起尤为瞩目。纵观权力转移历史、理论与现实,中国积极寻求融入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制度安排,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中国成为这一制度的得利较多者,也是满意者和维护者。因此综合长期战略和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策略,除了积极推动美国对当前制度进行适应性变革外,对于美国目前的困境,中国应该量力积极帮助,共同促进全球经济早日复苏和全球善治,与美国"同舟共济"符合中国战略利益,中国需要战略规划;同时,需要面向未来,准备好美国经济复苏后的策略变化。美国凭其发达的金融业在全球财富再分配中占领制高点,金融业的发展意味着可以在财富的再分配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