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139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统一监管的模式,或者通过建立职责覆盖全部金融领域的统一监管机构,或者将两个主要的监管机构合并。统一监管模式在提高监管有效性、对金融集团实施监管、降低监管成本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但在监管权力和机构整合问题上存在困难,这需要结合一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管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2.
正Although China is demonstrating its peaceful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it has always been an easy target for critics in the Western media.Any unharmonious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its neighbors is likely to be exaggerated by the outside world as China’s wrongdoing.Observers call it undergoing the"growing pains"of a giant.Regardless,China is trying to  相似文献   
3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加宁 《时代法学》2012,10(3):93-9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除世界贸易组织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章介绍、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4.
Since the 2008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order has become obvious.Major reasons are the decline of US-led Western developed economies' global influence;U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inaction or ineffective actions;power diffusion allowing non-state actors to intervene;a global governance short of needed rules;and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y's overemphasis on market roles.International disorder is a long-term process posing a potential threat to China' s national interests.The situation challenges China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order,thereby shaping itself as prophet of global free trade,shap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rules,and trendsetter for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35.
全球化是当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背景。全球化将中国农业带入到一个与其"封闭性"原状完全不同的开放经济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不断涌现,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农业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农户与各农业组织化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的合理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6.
全球治理是应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应,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挑战。全球治理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它给中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外交必须制定出应对方略: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与定位,统筹协调好大国关系,打牢同发展中国家互信合作的基础,推进周边区域治理,开展好公共外交,善用并倚重各种全球治理平台,参与全球化,推进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37.
长久以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面对的终级话题之一。千百年来人们所进行的政治活动,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国家与社会间的权力关系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演变的探讨,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8.
Only dead institutions do not change and only rarely do institutions change by themselves. To maintain performing institutions takes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 who are willing to take risks and who possess the capacity and the talent to innovate. A regulation discourse, in contrast to a marketization discourse, would not pic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s a deterministic one. Rather, it would expect that all kinds of actors play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roles in the course of ongo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result of such complex institutional change, at the level of welfare states, multinational business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s, to mention just a few of the empirical areas cover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cannot be fully understood by applying an overly rigid, static, and dualistic approach to modern capitalist economi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competitiveness, on the contrary, allows for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stitutional hybrids constituting pulsating polities.  相似文献   
39.
文化全球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求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差异性的供给源,是文化全球化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创新既符合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各民族对历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因此,要实现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创新,应正确处理好趋利与避害的关系、借鉴与独创的关系、民族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从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长点,不仅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宏阔的视角,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长点”的命题。为此,我们应站在全球化的制高点上,把马克思主义置于全球化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阐明全球化的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生长点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当下全球化的社会变革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提出的新挑战。正确地回应这些挑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长点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