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0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plexities associated with adopting a not-knowing stance in Child and Youth Care practice. By highlighting some of the challenges, it also clarifies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practitioner lack of knowing how to proceed and an intentional, uncertain attitude when working with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Recommendations or caveats are provided if a practitioner chooses to adopt this kind of orientation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offers a contribution to recent debates on European Union (EU) exter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ACP) group of countries. The question asked is why the EU encountered such difficulties in the attempt to translate its normative preferences for freer trade and close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a series of binding agreements? Drawing on both economic constructivist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insight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ase for reform initially rested on a strong convergence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ideas, enabling the EU to discursively present desired policy reforms as necessary to satisfy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trade rules. However, in due course,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behind the latter began to diverge from the EU's policy preferences and blunt its norm-based argument – thus creating the space for transnational coalitions to, first, question and, ultimately, undermine aspects the EU's trad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us for the ACP.  相似文献   
33.
民族问题求"解",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课题。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代抉择,是把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制度与法律、民主与集中、自然权利与国家权利因素有机结合,成功开拓出一条被实践证实、广泛为世界关注的经验之路。这是一则浩大的社会"方程",惟国家性质、历史背景、政策导向、及至厚重的文化根植推定这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4.
PPC手枪实用训练、考核、竞赛在国际上广泛开展 ,在我国也迅速展开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解决了枪战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将PPC手枪训练、考核及竞赛引入学校射击教学训练 ,首先 ,要将PPC实用射击训练与竞赛列入公安院校射击教学大纲 ,制订教学计划 ,纳入日常教学训练 ;第二 ,注重与基础射击相结合 ;第三 ,注重射击姿势和动作训练 ;第四 ,注重安全规则的学习与遵守。  相似文献   
35.
突发事件起因复杂,前景难测,这为外交调研带来了信息不确定的困难.从广义方面说,几乎各种类型的外交调研都是在信息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需要外交人员学习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调研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推理法、归谬法和综合法,为新中国外交界部分成功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就如何克服调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干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6.
高校图书馆过刊实行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在于 :可以方便读者查询与索取资料 ;有利于图书馆员进行过刊科学管理 ;有利于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过刊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主要步骤是 :(1)进行过刊的科学排架 ;(2 )做好硬件与软件的选择 ;(3)建立过刊数据库 ;(4 )实现过刊数据库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37.
张成诗 《行政与法》2004,3(9):80-82
知识分子政治问题事关全局。本文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谈起。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基本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方面要使知识分子有与工人阶级平等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这个方面我们取得的成效令人称道,当然还需要继续加强;另一方面,知识分子要增强工人阶级意识,坚持工人阶级立场,自觉担负起工人阶级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这个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有相当多成效,但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列举了大量调查事实和实例加以分析,着重说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好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问题,理想信念问题,工人阶级意识问题等,是一个新课题、难题,忽视或解决不好后果严重。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理论加以研究和解决,对此本文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8.
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因为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大量妇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39.
关于参政党建设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延续和发展 ,事关重大 ,意义深远。目前参政党建设有三个问题应予以重视和切实解决 :全面实现政治交接是参政党建设的核心 ;培养造就一大批新一代代表性人士和领导骨干是参政党建设的关键 ;适量发展优秀成员是参政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重大事项议决权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法定职权.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这一职权具有从属性、抽象性、综合性.行使重大事项议决权要坚持自主创制性和民主参与性,同时还要注意到实体和程序的结合性.地方人大常委套应就重大事项不议决与议决不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政治责任.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议决责任的问责主体有原选区选民和原选举单位两类;问责方式主要是罢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