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辛璄怡  于水 《求实》2020,(2):90-99,M0006
多主体的共同在场使村治空间中交织着行政权力、村庄治权、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四种主要的权力类型。不同的权力来源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有限的作用范围。从适应性治理的角度来看,过于规整的行政权力在乡村治理中欠缺及时的回应能力,而精英个人的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又兼具实用性和风险性。相比之下,灵活的村庄治权最具治理优势,但其自身正在内外因素的制约下不断弱化。为此,应从政策引领和机制监督两方面来促成有效的乡村多元治理,减少基层行政干预、强化村庄治权、规范私人权力并鼓励精英回归。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主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评价、研究和应用儒学。儒学既可以成为东亚文化合作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促进东亚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合作,不仅仅是人文学术的合作,也应该提倡儒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儒学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完善和更新。儒学更新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是一种互动、互利关系。东亚社会的和平发展将得益于儒学的更新和合理实践,得益于东亚各国平等而开放的对外文化关系政策。基于儒学的传统和理念,用文化合作观回应文化冲突论必将有利于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的种族、民族乃至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复合治理体系的建设中,既需要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发挥主体作用,更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自我扬弃,而且是对新的社会治理方式的积极创新,但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为此,就迫切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府在多元社会治理中主导作用的科学性内涵、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等。对政府在多元社会治理中主导作用的探索与研究,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Justice Quarterly》2012,29(4):606-630
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explains the effects of neighborhood structure and culture on crime and delinquency. Within this perspective,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is argued to be an important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many social problems. While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support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we still hav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its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that does exist in this area, most examines structural processes supporting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while cultural aspects of communities have only rarely been examined. We further develop this limited body of research by drawing on the prevention literature that focuses on social norms and their misperception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pluralistic ignorance regarding neighborhood values on the likelihood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social norms theory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crime‐preven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论社区治理中的多元权力互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理的权力向度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它强调协调而不是控制,强调权利主体责任的模糊性和相互依赖而不是彼此孤立和封闭。治理理论在社区管理中具有实证的经验依据和现实必要性。党组织、政府组织、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主体的持续互动,是增进公共利益、促进社区良治的基础。而党组织和政府组织则是社区良治的领导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评论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根据对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媒体新闻评论的全面调查,可以发现其时代特征即新闻评论的分量更重,时效性更强,论题更广泛,指向多元化,监督异地化,形式多样化以及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学者化。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理想信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文化认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一体多元”为主导,构建和谐文化环境;努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刑事侦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个人权利,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公众越来越注重利用大众传媒保护自身的权利,大众传媒也从不同角度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去寻找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新闻,这样就势必与刑事侦查工作产生矛盾,大众传媒信息公开与侦查工作保密原则是相互矛盾的,但也是可协调的,二者是既和谐又矛盾的关系,大众传媒对刑事侦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应采取积极对策实现大众传媒扣刑事侦查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9.
私营企业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工会组织应在私营企业中努力营造劳资双方合作的氛围,以形成"劳资两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for applying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as a legitimation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is unpacked. At present, disobedience on behalf of non-humans is not justified within the liberal theory of disobedience put forward by Rawls. Instead of framing harms to environment as indirect harms to humans, Smith’s framework of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may be invoked on the premises that disobedients publicize not fundamental rights violations, but systematically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that enacted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or decision. To this end, the paper engages in a critical discussion about the dangers of legitimating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through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Indeed, its justification hinges on possessing deliberative or “dialogic” credentials as an alternative mode of address to distorted official channels. But its consequence, that of characterizing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as dialogic, means embracing the increasingly violent, clandestine and coercive acts as dialogue. I argue, this from deliberative premises with precarious implications for the legitimacy and uptake of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