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1年7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会上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报告2010年财政决算情况时说,我省将积极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公开各项准备工作,从2012年起公开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决算,逐步有序推进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22.
对我国当前“三公”领域利益冲突易发多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益冲突是一些屡禁不绝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根源,许多典型腐败案件的背后都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问题。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简称三公领域)是当前我国公共权力比较集中、利益冲  相似文献   
23.
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务接待在其他国家都存在,一律取消不太可能。此次要求公开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迈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24.
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机关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25.
理论前沿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如何从制度上确保三公消费的监督要真正遏制三公消费现象,监督是重要的,不能只通过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而是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批,必须在以后的制作安排过  相似文献   
26.
竹立家 《政府法制》2011,(23):10-10
要真正遏制“三公消费”现象,监督是重要的,不能只通过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而是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批,  相似文献   
27.
理论前沿     
中国应该形成推进共同富裕的共识。社会主义绝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应该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紧迫性,正视两极分化的现实危害。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挑战和动摇,根源就是部分干部在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干扰和侵蚀  相似文献   
28.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5):15-15
环球企业家杂志【松绑,广东降低社会组织成立门槛】明年7月起,在广东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社会组织无需经前置审批和挂靠,就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了。"加大政府职能转移管理力度,要向社会组织‘放权’,敢于让社会组织‘接力’。"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凡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交给他们!"  相似文献   
29.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然而,在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数据后,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却没有跟上步伐,绝大多数地方行动迟缓。(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30.
国务院最近作出决定,今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拟于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公开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