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肖华 《党课》2013,(4):65-66
温家宝在应邀回母校中圜地质大学即兴演讲时说:“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32.
刘建明 《党课》2013,(18):68-69
据《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即为政者,官也。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想提高领导水平、彰显领导魅力、提升工作成效、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做到心正、言正、行正和身正。  相似文献   
33.
董红琴 《前进》2014,(6):42-43
<正>今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用成功经验和管用办法起示范带动作用。我省的右玉经验正是这一要求的生动代表。右玉18届县委政府60多年来坚持不懈把绿化右玉作为实践载体,把造福人民始终作为为官施政的第一要务,用绿化这一管用的办法取得了终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的成功。右  相似文献   
3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变迁、政权的更替都与统治者的自身建设密切相关。如果忽视廉政建设,忽视对为政者的廉政要求和监督检查,就会腐败。  相似文献   
35.
声音     
《创造》2014,(10):6-6
正实话真说"移民难,难在工作干头万绪。政策‘千条线',移民干部就是那根‘针'。只要把移民群众当亲人,就没有穿不好的线。""衙门化""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些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与政府不愿意放权有关,也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成熟、与政府的权力边界不清晰有关。  相似文献   
36.
正春秋时齐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说过:"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它明确指出领导者"所贵、所先、所好"的"御民、道民、召民"的方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祸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也体现着对为政方略的重视。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便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诸多行政治国方略,展示了  相似文献   
37.
李荐国 《学习导报》2012,(20):24-25
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辖8县1市3区、218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0万,为湖南省人口第一、地域第二大市。今年3月,邵阳市委在全市领导干部队伍中启动“知足感恩、爱岗敬业”心态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8.
潜贪秀勤廉     
江苏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煞费苦心,既要收钱,又想获取好名声,于是把自己包装成清廉的为政者,还"创造"出受贿"三不"原则。可他忘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他想鱼和熊掌兼得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两规"审查时,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清官",在5年内13次上交所收现金。在他妻子眼里,他也是个"廉官",曾把胸脯拍得响亮,说保证不受贿,还当着妻子的面将送上门的"礼"退掉。  相似文献   
39.
张文珍 《政策瞭望》2008,(11):54-54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但一直不乏从政的热情,而且也做过几任官,所任最高职位是鲁国的司寇,即现在的司法长官。不管什么样的官职,孔子都勤勉自励,力争做出一些政绩,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出一些治国平天  相似文献   
40.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9-39
正今年是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70周年。70年过去,我们国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章所涉之事,也已过去300多年。但对有关内容的讨论,似乎并未随时光流逝而淡化,情况还有点相反。原因何在?一个屡讲不衰的话题在当下中国,"不当李自成"无疑是我们党内一个屡讲不衰的话题。不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为人们所热议,而且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个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这个话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