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423篇
中国共产党   246篇
中国政治   353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共产党人》2006,(9):53-54
“五四”运动之后,回回民族终于找到了一条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本民族的优秀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许多爱国志士积极努力促使民族觉醒,踊跃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行列。而那些优秀的回族儿女,则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由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中华民族最先进的代表。马  相似文献   
22.
《统一论坛》2005,(1):40-4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并决定提请2005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一消息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海外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纷纷举办活动发表文章或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这一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3.
人民主权作为宪政的支持和灵魂无疑是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渊源,并构成了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24.
白云 《理论月刊》2004,(9):114-116
对于人权问题,世界上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标准。各国在国际法框架内负有承认、尊重、保障、促进人权国际标准实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于人权保护问题,国际上也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5.
贡疑“人大至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至上” ,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说具有“决定一切职权的职权”。而“人大至上”理念 ,却使得任何与对“人大立法”进行审查的努力知难而退。既然“人大”是主权之代表 ,那么 ,对“人大”立法的审查就意味着是对主权之代表的“审判” ;审判主权之代表者的审判者除了主权者之外 ,便再没有合格的“法官”了 ;但让自己来审判自己的代表人 ,既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也在逻辑上难以解开“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的悖论[1] 。因而 ,在现实中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自己的立法是否违宪 ,要么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 ,要么就采取视…  相似文献   
26.
公安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具有正确的执法思想。人民警察正确执法思想的形成除了来自于执法实践外 ,也离不开一定的观念基础。而在观念基础这个复杂的系统中 ,人民主权观念、分权制衡观念、法治观念则处于核心位置 ,对人民警察正确执法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一国两制”思想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多法域并存的法律体系,香港、澳门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作为独立的法域存在。二者之间的独特法律秩序及其平等存在,使得一个特区的政府在另一个特权的法院享有司法管辖豁免权。在司法管辖豁免的具体实施上有选择的吸收美国的州主权豁免理论,通过宪法条款等措施处理法域间司法管辖豁免问题。  相似文献   
28.
论电子政府的民主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革命,更是政治民主化理念的全面洗礼,电子政府所蕴含的民主精神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要求,是公民参政的有效渠道、权利平等的生动体现、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9.
全球化趋势使得整个国际社会越来越向组织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主权国家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国际法、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之间的互动的关系来考察外交变化和发展。但传统国际法对外交的理解和界定是比较狭隘的,这落后于急速变迁的国际政治现实。国际法既给国家的外交设定了很多限制,也拓宽了国家的外交空间;既增强了主权国家外交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在一些问题领域又弱化了主权国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政治单位的民族国家的主权仍是世界政治的重心所系,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朝全球性方向演进,从而形成国际社会与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的互动.各个民族国家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政治中去,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组织正是由各个国家积极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