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2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10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若干解释》第 57条第 2款确立的行政诉讼确认无效判决制度在以下方面值得讨论 :第一 ,确认对象。确认无效判决须以业已成立的行政行为为对象 ,确认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 ;第二 ,与判决撤销的关系。一般应当作模糊处理 ,只有当原告要求宣告无效或者在常规诉讼时限之外起诉时 ,法院才有必要严格区分“无效”与“可撤销” ;第三 ,举证责任。“无效”的举证责任 ,应当由原告承担。  相似文献   
72.
虚假陈述侵权的赔偿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彦  伏军 《中国法学》2003,(2):100-104
本文的基本立论是 ,应当根据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现实状况与客观需求 ,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虚假陈述赔偿责任制度。在赔偿原则与赔偿范围方面 ,应在填平原则的前提下 ,对受损投资者的间接利益损失予以支持 ,增加造假者的造假代价 ;在因果关系与举证责任方面 ,借鉴美国作法 ,采纳”推定信赖”的原则 ,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在归责原则方面 ,对发行人、承销商应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对中介机构及其它责任主体则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73.
离婚理由是裁判离婚立法的核心内容,在婚姻法修订过程中,有关离婚理由是保留"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还是改为"婚姻关系破裂"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两种提法其实并无实质区别,问题的关键应在于修改后的离婚理由应避免原则抽象,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裁判,并就此提出了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74.
75.
76.
论合同法上的证据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 ,我国《合同法》中存在的证据规范包括 :⑴证据方法规范 ;⑵举证责任分配规范 ;⑶推定规范。文章还认为 ,《合同法》上的证据规范属于“证据实体规范” ,故而不同于民诉法中的“证据程序规范”。此外 ,文章还就《合同法》中是否存在证明程度规范进行了探讨 ,认为证明程度问题在性质上不应由实体法而应由证据法或诉讼法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77.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是对一般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的修正,在我国医疗侵权纠纷中适用该规则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弊端。笔者认为,要完善我国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应当建立专家举证制度,实行举证责任轮换制度。  相似文献   
78.
作者详细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构架,分析了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之间关系,最后还说明法院应当如何帮助当事人举证。  相似文献   
79.
我国立法上已经形成了以《律师法》第54条为中心,相关民事基本法和特别法为补充,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和伦理规范构成的多层次的律师赔偿责任体系.然而,比较法和司法实务的发展对私法上律师责任的规制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修法的方式完善《律师法》第54条,比在民法典中新立律师责任条款更为妥当,其中应考量之因素包括:正视律师个人责任承担之趋势,废除律师事务所追偿时的故意或重大过失条件,将责任范围从当事人责任扩充至第三人责任,正确解释“违法执业”在举证责任分配上的作用,不宜采纳通过立法规定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转移的建议,增加律师责任保险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80.
何闯 《法制与社会》2010,(11):254-255
不安抗辩权制度历史悠久,是大陆法系国家在实践案例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理论。其在合同领域的运用,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在充分借鉴外国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眼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我国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使其在日益纷繁的合同交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