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69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3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对按份共有分割请求权的整体思考,理论和实务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共有分割请求权的性质,分割协议的性质、分割协议达成与否对诉讼分割的影响、分割协议上的请求权与诉讼时效的关系,诉讼分割中的拍变卖分割方法、分割请求权的代位行使,分割请求权所受限制登记和动产查封的限制,分割请求权行使的法律后果即分割效力的发生、法定抵押权的设立、对共有物上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等。  相似文献   
112.
人格权法     
本书主要是通过判例来阐明21世纪的日本人格权法的现状,关于21世纪的人格权应有的面貌,在本书中仅仅稍作提及,原则上将这一工作托付给年轻的研究人员。本书是以1989年出版的拙著《人格权论》(日本一粒社)的第一章“人格权法概论”为原型的,本以为做一下修改,不必费太多时间就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113.
从首个被“人肉搜索”扳倒的贪官一周久耕,到近期雷政富等厅部级官员的落马,网络反腐的大量案例表明,网络反腐带来的反腐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网络驱动型的公民参与,让滥用权力的人难以藏身。一大批“不能碰,不敢管”的官员们被绳之以法,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保护了国家财富和党的公信力。但是网络反腐在不少腐败案件上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14.
115.
薄燕娜 《河北法学》2000,(5):109-111
本文将作者精神权利的性质界定为人格权,并从权利产生的依据、权利主体、客体等方面比较著作人格权与一般民法人格权,且在著作人格权主体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6.
民事诉讼第在人制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两类,我国现行法律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较为完善,而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存在着缺陷,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7.
符蕊 《学理论》2009,(15):115-1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生活中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就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出于对自身和身边的人的关怀,人身保险备受关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中因指定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本文主要论述了受益人的资格确定问题,受益权的性质以及我国保险法对受益人规定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18.
严豪卿 《法制与社会》2010,(22):253-254
我国《合同法》在体现赠与行为的无偿性的同时,为了保护赠与人的利益,规定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用来平衡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但是,这一规定本身的缺陷加上我国赠与行为规定的前后矛盾等结构性错误又构成了另一种不平衡,本文从分析新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入手,给出了适当的建议,希望纠正我国立法关于赠与行为规定的结构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9.
长期以来,在我国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中对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和明确,这是因为对请求权认识不清造成的。应对请求权进行具体区分,以对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区别对待。本文认为在现在的立法和司法习惯前提下,可以将侵权行为区分为持续性侵权行为和一次性侵权行为,以适用不同的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