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127篇
世界政治   5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9055篇
中国共产党   3139篇
中国政治   5690篇
政治理论   1642篇
综合类   341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1927篇
  2013年   1624篇
  2012年   1985篇
  2011年   2099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787篇
  2008年   1838篇
  2007年   1309篇
  2006年   1311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1228篇
  2003年   1063篇
  2002年   831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制模式。本文对社会保障个人帐户担保的成本、道德风险、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不仅对我国是否应该实施个人帐户担保作出了回答,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中国农村地方治理中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农村治理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管理的基本问题。农村治理关乎整个社会的治理,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已是一种共识。在转型时期基层政府治理农村的方式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应适时进行变更。本文从基层政府在农村地方治理中的地位分析入手,回溯新中国建立50余年基层政府农村治理体制及方式,围绕农村市场化趋向的改革,呼唤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更。  相似文献   
73.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开发大西北,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的指示精神,努力抑制我市盗伐、滥伐和涉林渎职犯罪案件的发生。最近,我们对1999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涉林渎职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发现个别地方的乡镇领导和某些职能部门尤其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较为严重。1999年至2002年6月,我市检察机关共查办涉林渎职犯罪案件22件25人,占同期立办渎职犯罪案件总数的56.4%,涉及的案件有:滥用职权4件5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9件9人,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4件4人,玩忽职守4件6人,徇私枉法l件1人。这些案件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74.
75.
“你看,就是这个商标”,王立义指着流水线上川流不息的饮料产品让记者看——那个由一只卡通兔子和“兔巴哥”三个字构成的商标。“就是商标上的这三个汉字,我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因为它,我居然和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那么有  相似文献   
76.
据央视报道:日前,浙江省奉化市长汀村12位农民因不服所在地段被省政府批准出让给某地产公司,将浙江省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被上诉的法人代表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判决:“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应诉处于2005年9月1日所作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这意味着,上诉省政府的12位农民胜诉。  相似文献   
77.
特许经营特许人与受许人是地位平等、互相独立的市场主体,二者关系本应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但是,特许人对特许经营组织的“持续控制”,以及特许经营合同缔约过程中存在的受许人投入专用性资产和特许人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特许人与受许人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利益上的不平衡,使得本应平等的特许经营关系成为事实上的从属关系,受许人处于弱势地位,权利易于受到损害。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立法者必然要启动利益平衡的调节机制,通过法律手段使双方利益关系向受许人倾斜,从而实现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8.
谎称被绑架而索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案情]田某与曹某合谋勒索赵某的财物。2005年3月17日下午,田某将赵某15岁的儿子赵A骗出,并让曹某给赵某打电话,称赵A已被绑架,叫赵某速送2万元现金到指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赵A。之后,田某、曹某请赵A吃“串串香”,又带他到游乐场所玩。随后,田、曹二人置赵A于不顾,去  相似文献   
79.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80.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7,(4A):110-11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