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公安监所视频监控建设目标从公安监所日常执法管理到监所整体安全保障,建设规模从零星监室覆盖到全方位立体监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用户的预期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提高。如何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发挥视频监控系统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功能,是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252.
《党建》2015,(3):44-48
从2014年6月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每月10位优秀党员志愿者"、"每季度10个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活动,本期刊登第九批"10位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的感人故事,刊发第三批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与此同时,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党建》杂志社与北京交通台合办的"党员小故事"也将联动推广。  相似文献   
253.
社会组织是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发展社会组织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一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与国家对社会治理的要求相比仍比较滞后,仍需大力发展。组织权变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变量,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组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组织的发展道路没有最佳,一切视环境而变。这一重视组织环境的思想对现阶段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目前学界在对发展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存在  相似文献   
254.
视野是视功能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客观评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问题。传统视诱发电位(VEP)虽能反映视觉通路整体功能状态,但不能定位、对局灶病变不敏感,应用于客观评定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多焦VEP(mfVEP)采用多焦刺激技术,同时间分别刺激视网膜各个不同区域,并将对应部位的局部VEP提取,使客观地定量、定位检测视野成为可能。大量文献显示:mfVEP因与视野检查存在良好相关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成为了一项在客观视野检查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文对mfVEP在客观视野检查中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的客观视野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5.
王旭  刘会  项剑  郑拓  于丽丽 《法医学杂志》2014,30(4):264-266
目的 探讨固视性质检查在客观评估视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MP-1微视野仪检查75例眼底损伤者的固视性质,将受检者分为中心固视组、不确定组、偏心固视组.分析三组间视敏度的差异,同时对视敏度与微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1)视敏度检测显示,中心固视组为4.80±0.16,不确定组为4.20±0.45,偏心固视组为3.40±0.57.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三组间视力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敏度(y)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x)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y=-18.76+6.21x,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7(P<0.05).结论 视敏度与固视性质检查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固视性质检查具有客观预估视敏度区间的法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256.
应用微视野仪对眼底损伤者进行视敏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底损伤者的微视野检测指标与视敏度的相关性,及微视野仪评估视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P-1型微视野仪,对100名眼底损伤者进行视网膜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检查,获得黄斑中心2°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中心2°固视率、固视中心4°固视率等微视野检测指标数值,将其与视敏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黄斑中心2°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中心2°和4°固视率与视敏度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0.693、0.670、0.665(p〈0.05)。散点图显示各微视野指标与视敏度间具有直线相关趋势,由此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543+0.043×X2+0.017×X4(X2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X4固视中心4°固视率)。结论微视野检测指标与视敏度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7.
刘梅 《各界》2006,(12):45-46
凡是建筑必有造型,建筑形态美感机制始终离不开视知觉的引导。视知觉具有整体性、优先性、聚合性、融通性等功能特点,这要求建筑在其设计赋型时既要注意整体形象又要注意个性亮点,既要高大宏伟又要比例和谐,既要有强烈的感染力又要能明确地表达自身。  相似文献   
258.
张晖  姜军 《警察技术》2021,(1):25-28
针对传统的警用装备仓库管理系统无法远程实时查看仓库内部结构、货架及各类设备位置及运行状态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了基于实景照片的三维全景漫游技术,利用三维全景漫游技术构建720°警用装备仓库全景空间,结合后台数据交互,实现警用装备仓库三维全景漫游展示.  相似文献   
259.
海德格尔把西方传统的理性认识问题转换成“在之中”的存在问题,给真善美、知情意等认识活动一个存在论基础。其思想体系建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观察方法,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智直观”、康德的“概念+直观”、胡塞尔的“范畴直观”等不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是“主体间性”在世界之中的“寻视”,寻视虽以感官切入,实质上却是思想生发的过程。海德格尔的“视”贯透在其揭示在世存在的所有本质环节之中,在寻视基础上衍生出共同此在打交道的“顾视”,全面而透彻地把握自身存在样式和可能性的“透视”,及洞见真理的“观入”等。通过揭示海德格尔存在论“视”的轨迹路径及寻视、顾视、透视和观入的内在涵义,比较其与西方传统哲学中“视”的差异,可以辨析海德格尔多重视域下揭示出的人与物、他人、自身、世界整体之间的存在关系,凸显其重要的哲学转向,即把视角从存在者层面转向存在者的存在。  相似文献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