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孟盛 《廉政瞭望》2008,(4):12-14
善始善终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完美主义者 历史为什么选择包拯作为“清官”的代言人?机遇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与其所处历史背景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2.
易明 《今日广西》2008,(8):41-42
包拯其实长得并不黑。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  相似文献   
43.
两首柜礼诗     
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写过一首拒礼诗。 那是在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他吩咐儿子包贵,不管是谁送的寿礼,一律不收。但出人意料,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寿礼。面对皇上送的寿礼,包贵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送礼的太监写几句,以便向其父禀报。于是,太监挥毫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44.
马军 《传承》2009,(15):44-45
赵清献,原名赵抃,有"铁面御史"之称,是北宋与包拯齐名的大清官。赵抃幼年丧父,家境贫寒。27岁中进士,先后出任河南彰德、福建崇安、安徽泗县、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45.
包拯的民本主义、廉洁自律、严格执法等廉政思想对当代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时代背景下,承担着反腐倡廉重任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继承和实践包拯的廉政思想与法律精神,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政治与法律素质,做到忠诚爱民,为民履职;廉洁自律,干净干事;恪尽职守,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46.
相传,北宋包拯过60大寿时,一律拒收寿礼,并命他儿子包贵和王朝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道,第一个送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的太监。包拯对一皇上送来的寿礼照样拒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