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6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163篇
工人农民   101篇
世界政治   2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9篇
法律   556篇
中国共产党   1241篇
中国政治   2077篇
政治理论   390篇
综合类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姜勇 《传承》2006,(11):40-42
旅游文学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诗、赋、骚、书、序、记、词、楹联等,这些文体大多数在萧梁以前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甚至已经相当成熟。文章欲从《文选》所著录的作品来看萧梁以前的旅游文学作品的文体分布和文体发展情况,从而管窥旅游文学文体在旅游文学初期阶段的使用概况。  相似文献   
42.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就其范式而言,大致有三种类型.早期由林传甲、黄摩西、谢无量等所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相互之间虽然差异甚多,但相同点是明显的,都将学术史视为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代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加快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其显著特点是,以诗、文、小说、戏曲作为文学所特有的样式,文学史不仅以这四种文体作为主要叙述对象,而且在叙述中贯彻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思路,即格外突出《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进入90年代后,第三种范型开始出现,一批学者不约而同地追求中西会通的境界,即一方面合理地引入某些西方概念,以激活中国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充分注意中国文学中某些特殊的现象、范畴,力求给予同情之了解.文学编年史就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兴盛起来的.陈平原、陈文新、刘勇强、赵伯陶等学者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方面积累了若干心得,这组笔谈表达了他们对部分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3.
19世纪是一个女性文学群体崛起的时代,特别是英伦三岛。这些女性作家要在男权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她们仍以各种方式述说着女性的遭遇,对男权文化进行消解。乔治.爱略特便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44.
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新法被废后忧愤而死.穿越时空隧道,审视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变法失败的一些主要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45.
汤怡蓉 《人民公安》2006,(16):58-59
初见陆海光,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高大。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人显得热情而内敛。随着一句“我将满足你的提问”的开场白。我们便开始了对陆海光的采访——  相似文献   
46.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方式,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作为新兴的文体,博客又有其区别于传统文学文学形式的美学特征。本文从大众化,反英雄性,娱乐性,时尚设计性,真实与即时性等三个大方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博客及博客文学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7.
杨子忱 《新长征》2007,(2):61-61,21
那年那月,经过那场政治上的疾风骤雨,我由一名中学语文教员变成了一名公路养路工,不久又被派往长白山区,去做带有改造意味的筑路劳动,心里自然是多了一层郁闷。然而一次偶然的逢遇,竟使我改变了这种心态。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涉法文学的梳理,对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审视这些问题,总结出当代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面对新问题无法可依、因司法腐败而有法难依和因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有法难依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9.
宋昆 《工友》2010,(5):39-39
当我站在四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时,我的腿开始剧烈地颤抖,画笔上所蘸的颜料由于手的抖动而纷纷地掉落在身上、裤子上。我不敢往下看,我怕我看了会失去工作的勇气。这时我听到那位店经理在下面喊:“到底能干不能干?”  相似文献   
50.
俄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的"主人"。哈尔滨这座城市曾经聚集了开拓者、流亡者、暂住者等不同身份的俄侨。俄侨们以各自不同的情感抒写着对哈尔滨的印象:哈尔滨既是俄侨开拓者骄傲的丰碑,又是俄侨流亡者休憩的港湾,也是离去的俄侨追忆、赞美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