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6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163篇
工人农民   101篇
世界政治   2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9篇
法律   556篇
中国共产党   1241篇
中国政治   2077篇
政治理论   390篇
综合类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愈之的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出版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但是他始终未忘情于文学 ,他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五四新文化时期 ,他积极加入郑振铎、沈雁冰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 ,从事文学活动。他写过不少文艺评论文章 ,并翻译了西方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他在广泛汲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基础上 ,抓住文学的本质特征 ,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科学的见解来看待外部世界 ,从而形成开放进步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992.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处于疾病状态的贵族形象,有理智型与迷狂型、反思型与放任型、稳定型与多变型、刚愎自用型和委运乘化型的差异。具体到每位贵族成员,有时又往往兼有多种属性,显示出生命意识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重性格。制约贵族成员疾病状态的有本身的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还有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正> 第一条序则。本法的目的是调整因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社会采用而发生的关系,从而维护作者的利益、保障其发展文化创作,并对劳动人民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其积极参加文化创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4.
著文贵乎精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6,(12):57-57
<正>真能成为撰写经典之作的作者不多,真正成为经典的作品更少。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将经典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中国一年出的书快达20万种了,其中新书约10万种,排名世界第一。排在后面的是英国,少5万种,美国再往后,少8万种。看来,书不怕没得读,只怕读不完。想一想吧,即使一年能读上200种,读完10万种亦得花500年呀!然而,我并不忧虑读不完书,事实上人之精力有限,自须择书而读,真正担忧的是这么多书的质量。谁能保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之初,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木子美现象"."木子美"喜欢与不同的男人做爱并将做爱情节写成日记,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从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木子美现象"表现的是敢于向世俗挑战的精神,对腐朽的社会生活的揭露,同时又因为背叛了传统道德而受到谴责.  相似文献   
996.
"文学情结"背离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初衷,违背了应用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用文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和教学内容的基础在于写作技术的训练.同时,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还须理清"文学情结"与"文学化"、"文学专业思维定势"与"文学化"、"写作技术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从“去文学化”走向“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写作课程不放弃对文学的依赖性,就没有自身的独立性,就没有本课程的个性.在中外应用写作教学的成功经验中,也往往是"去文学化"越彻底,课程的个性就越鲜明,越具有自我的魅力,也越具有范型的意义.应用写作教学在"去文学化"之后,应该关注技术操作流程,这并非要忽略与牺牲写作主体的人文涵养,忽略日积月累的素质与功底,而恰恰是尊重课程特性,为学生安装简单实用的"驱动程序",让学生容易上手,从而加强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本从20世纪末叶的中国学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发现了其共同性本质,即从统摄艺的感性学角度看来,这共同性就是审丑,其具体表现为:学审美论在新时期的张扬发展,最后就导致了自身的悖反-学审丑思潮的出现;学由初期的局部审丑到中期的全面审丑,新时期学尤其是是锋锋学的审导意识和特点与近现代学中对丑的展览和欣赏具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导致中国学在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的美学变异。  相似文献   
999.
试论旅游文学与旅游市场营销——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旅游文学与旅游的关系,并以杭州利用旅游文学所进行的旅游市场营销为例,试图说明旅游文学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5,(12):12-17
巴金档案盘点: 巴金,原名李尧棠,浙江嘉兴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与编辑出版家,被誉为"文坛泰斗"、"世纪文学老人"、"中国文坛巨擘"、"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1904年1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历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出任过全国人大常委;生前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