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介绍了Windows 7系统的注册表结构,探讨了Windows 7系统注册表取证内容、取证工具和原则,并辅以案例说明其实际应用,旨在为进一步的Windows 7系统取证实践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2.
随着互联网深入应用,网络上"如何证明我是我"尤为重要。因没有统一权威的网络身份认证标准,浙江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遇到诸多难点。公安厅积极破解难题,构建浙江"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并分阶段推广应用,实现了"一次认证、多次复用、全网通办",政府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共享全面突破,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3.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我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研究的指示要求,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公安部组织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保障支撑项目。2016年以来,CTID平台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应用、安全运维保障、行业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放管服"改革和网络可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经过多年建设与推广应用,CTID平台已成为国内基础身份数据权威完整、网络服务能力稳定快速、行业应用实践广泛深入、认证分级和模式丰富齐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安全合规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数字时代对网络可信身份的需求,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可信身份建设进展,介绍了我国特色网络可信身份战略先导实施工程"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45.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打造可信、可敬、可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逻辑,是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对标新时代要求,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强化党的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教育规律、强化改革提升,最终形成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46.
在汉语的词汇中,诚信一词包含诚和信两层意思,诚是诚实,即老老实实的态度;而信是指信誉、可信和相信等,也就是信而有据的东西.从二者关系来看,诚与信是因果关系,只有诚实的态度,才能做出可信的研究成果;反过来说,凡是可信的东西,也一定是真实的.因此,树立诚信态度,乃是做学问首要的前提条件,它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7.
济溪河 《廉政瞭望》2010,(23):68-68
中国历史上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有“尧舜禅让”的故事,它们是许多历史美德的起点。尧舜先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禅让”,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榜样,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但“孔融让梨”可信,“尧舜禅让”不可信。  相似文献   
48.
简介于滨,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先后获得北京市十佳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都"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目前是北京市推荐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相似文献   
49.
怀疑与信仰体现的是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二者有着完全相反的心理倾向,是不能相互包容的,信仰了就不应有怀疑,一旦有了怀疑,信仰也就开始动摇了。但信仰又离不开怀疑,无怀疑的信仰是盲目的,虚伪的,也是脆弱的。真信仰必经怀疑的洗礼。怀疑在信仰确立、转变、升华的关键环节始终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并以信仰为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50.
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应用包括商家定价与平台定价场景。基于市场博弈结构分析,作为传统平台规制路径的反垄断机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较大的规制失灵成本。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核心场景特征为,平台与商家以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判定基础。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场景中,个人信息保护应当以维系信息关系为核心价值目标。在用户——平台关系场景中,这一信息关系体现为数字信任。维系数字信任,成为平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应当通过设置信任公地资源使用规则的方式,建构平台经济中的可信承诺。在差别化定价场景中,数字信任维系路径具体包括:规制价格推荐算法,推动数据共享,设置价格算法解释规则,完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