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610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53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商事争议愈益增多,各国对仲裁支持的力度也在加大,因此各国有关仲裁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事项的限制日益减少,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正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与此扩展趋势相适应,我国国际商事争议的可仲裁范围亦日趋宽泛,但有关法律规定与此尚欠衔接,故应从立法技术和内容方面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2.
赵生祥 《现代法学》2007,29(2):149-156
对于可以仲裁的争议事项,祖国大陆和我国台湾的仲裁立法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1994年《仲裁法》将可仲裁事项限定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并明确规定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我国台湾“仲裁法”则将可仲裁事项界定为依法可以和解的争议。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的差异,表明了两岸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不同认识,也表明了两岸对当事人自主选择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同态度。相比之下,我国台湾“仲裁法”对可仲裁事项的界定,更准确地反映了适宜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范围,更充分地尊重了当事人的仲裁自治权,因而值得祖国大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3.
知识产权与仲裁制度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其本身就属于国家选择的层面。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等问题对其范围进行限制,但不应限制过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与仲裁机构的专门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的专门化建设。  相似文献   
94.
95.
Myriad案(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v.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是近几年美国生物及医药领域最受关注的案件。这不仅因为Myriad公司所持有的BRCA1/2基因专利与乳腺癌诊断密切相关,从而关系到无数女性的健康。更重要的,该案是对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基因专利权这一做法的全面挑战。详细分析地方法院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要旨、法官观点的差异及BRCA1/2基因的可专利性,进而对基因专利的未来做出判断。由于Myriad案所体现的问题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授予基因专利权的国家都具有普遍性,最后分析了该案对我国专利法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陆通 《学理论》2009,(8):13-14
《逻辑哲学论》作为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代表作,是由对世界的把握开始的。世界首先被分解为诸事实,通过思想对事实的逻辑分析,进而得出世界与语言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的结论。语言作为世界的界限,区分了可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东西,伦理即是作为不可言说的东西。伦理虽不可言说,但并不意味着其是无意义的,只不过伦理的意义不能用语言逻辑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97.
经济分析意见在反垄断诉讼中的涌现体现了技术权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反垄断法独特的知识构造也为经济分析意见提供了适用空间.当然,考察我国制度现实,经济分析意见尚无明确的证据法定位,相应的证据规则尚付阙如,这难免造成反垄断讼争中技术权与审判权的抵牾.而考察经济分析意见在域外证据法上的历史演进,专家证据制度应当作为适当归宿,为经济分析意见的规范化提供规则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构建经济分析意见的可采性规则,为法官采证提供科学的标准.具体而言,经济分析意见的采证应当坚持专家适格规则、可靠性规则以及相关性规则.  相似文献   
98.
品格证据规则作为基本证据规则长期存在于英美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其核心在于避免刑事审判中不公正的偏见对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现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此项制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对其争议颇多。美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强奸盾牌条款",对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名声采用了有限可采的办法,即一般不采用,但存在例外规定。基于证据性质、被害人保护等诸多因素,我国应该明确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相似文献   
99.
网络攻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热门话题,在互联网非中心化的结构中,确定发动网络攻击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系确定网络攻击引发的国家责任的关键。关于这种归因性问题,主要有国际法院主导的有效控制标准和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主导的一般控制标准之争。然而,二者的争论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探讨,具体适用于网络攻击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会发现二者都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性障碍。另一种思路是,从谨慎注意义务的角度入手,追究国家不作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0.
广西既有一片海,又有一条陆域国境线。因此,既可发展成中国中西部地区向南出海运道,又可发展成全球陆域国际运道。广西在全球海远网络、陆运网络和空运网络中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有望成为中国大运道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