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5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当法治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法律的形象也在悄悄甚至公然地贬值。人们一边在享受着法治带给的光辉,一边在法治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暗暗哭泣;一边在唯法是遵,一边是对法律的恶毒攻击和咒骂。乱象丛生的原因很多,诸如媒体不正当的宣传,人们对法律的过高期盼,司法人员的贪赃枉法,但  相似文献   
22.
刘和兴 《中国司法》2010,(11):81-84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法律其实已有规定,但最大的问题也即源头问题,恰是现行法律规定得过于原则、过于灵活,同时相关司法解释又自废武功,削其刚性,导致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堪忧。就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而言,司法人员和鉴定人的问题。往往成了随之而生的次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之道,要从源头抓起。因此,在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这一根本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其完善主要得从立法上进行具体制度安排。当务之急,是构建与完善以下几项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23.
事实上,古含中外的法律制度,无一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这些伦理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含着道德精神,一旦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有悖于普遍而基本的伦理道德,应会“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富勒:《法律的道德性》,第39页,1977年,英文版)可见,法律要以基本道德为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24.
清廉作为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重要内容.是检察官从业的特殊的人格要求.是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清廉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底线。是对检察官作为司法人员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其忠诚、公正、文明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清廉,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就不可能做到司法公正,也不可能做到对法律、对人民忠诚,更不要谈明礼诚信、文明办案了。  相似文献   
25.
法医学鉴定结论是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认定的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诉讼证据。要正确地认识、运用法医学鉴定结论,充分发挥法医学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对法医学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笔者就多年公诉实践和法医检验鉴定工作的实践,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谈谈法医学文证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法医学鉴定结论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需要对法医学鉴定结论进行文证审查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作出的结论,它比其他证据更具科学性和稳定性。鉴定结论一…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刑事案件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时,温总理曾就公众关注的具体刑事案件(吴英案)答记者问。有学者统计,在公众关注的诉讼案件中,刑事案件高居榜首。2005年至2010年的60件影响性诉讼案例中,刑事案件约占60%。〔1〕这些案件相对全国法院每年80余万件的刑事案件审结量,虽属沧海一粟,但人民群众通过这扇窗口,来推测刑事审判乃至整个司法工作的全貌,如  相似文献   
27.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制的重要内容,司法机关是否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当前,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比较普遍,使国家司法权地方化,严重破坏了法制的公正和统一,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执法者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些现象和原因,我们要从司法环境、司法体制、司法人员的法制意识上进行改革、创新和提高,抑制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在司法活动中的滋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28.
司法公信力建设与司法体制、司法机关人员素质、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直接原因有:一是司法权力配置不当和司法信仰缺失;二是司法制度的缺陷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在司法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司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29.
核心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近日透露,最高法院将就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赔偿标准作出指导意见,对俗称的花钱买刑做出规范。张军虽不同意花钱买刑的说法,但认  相似文献   
30.
谢望原 《中国律师》2001,(10):55-56
一、“专家法律意见书”产生的社会背景诉讼当事人邀请法律专家就自己涉讼的案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法律意见,并将其提交司法机关或有关国家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试图通过此举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近些年出现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此一现象显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从历史的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法学教育中断了近20年。这一历史性悲剧对我国司法领域的直接影响导致了法律专业化司法人员严重不足。虽然经过20来年的大力培养教育,司法人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