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67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483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年来,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以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注重落实政府责任,加大便民服务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法律援助提供能力显著增强,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落实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纳入党委政府民生工程。为有效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良好政策保障,2007年青海省综治办印发  相似文献   
62.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是行政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对于行政诉讼的公正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完善及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现状,使得司法地方化、行政化问题突出,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司法的公正与独立.在司法公正独立的前提下,赋予原告选择管辖权,建立异地管辖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提高法治建设,不断完善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63.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手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集中多发,舆论期望与司法结果将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为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舆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司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看待和协调舆论与司法之间的冲突,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丁寅 《江淮法治》2012,(1):46-46
日前,《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条例》)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条例》规定对诬陷救助人行为予以惩罚。  相似文献   
65.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司法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其认识到司法的真实情况,体验到司法公正的客观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国的司法公开制度建立于清末法制改革以后,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继续被使用,改革开放以后它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是,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借鉴世界法制文明的成果、创新制度设计和采取新措施、缩小各法院之间的差距。可以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能在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方面走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也会因此而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66.
王炜娜 《乡音》2015,(4):5-6
3月25日上午,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出席会议并讲话。崔江水指出,要聚焦“四个全面”和河北创新发展大局,重点围绕“63111”省政协年度重点工作履职尽责。要主动参与“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一计”活动,大家全力而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出宝贵一计。要突出社法委法治资源优势,结合委员自身专业特点,重点围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和科学立法等重要问题建言议政,为法治河北建设助力。要勇于担  相似文献   
67.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俊 《求是》2012,(17):7-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党中央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司法公信建设问题,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加紧迫的要求。司法公信,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  相似文献   
68.
罗晶 《学理论》2012,(7):151-152
媒体是现今传播信息的重要中介。随着媒体形式和手段的发展,媒体节目和宣传成为了人们关注焦点的途径。由于关注的法律事件数量的增多和频率的增加,媒体的舆论作用开始对司法案件产生影响,渐渐地出现了"媒体审判"这种情况,也将"媒体审判"这个概念深入到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一般人们认为"媒体审判"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但在本文中将其分为两个概念,即"媒体监督"和"媒体审判"。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该如何做好对于事件的客观报道成为现今媒体行业的重要课题。媒体到底是在进行"监督"还是在"审判"?通过对两者的区分与比较,理顺两者的关系,防止正当的"媒介监督"滑向"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69.
马静 《法制与社会》2013,(29):189-190
当下中国的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着,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体已经逐步介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其介入领域自然也包括了司法活动,随着媒体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而公证处开展公证活动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公正性、合法性"的证明。所以,如何在保障媒体正确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使两者在平衡中稳步发展,是摆在公证处面前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浙江人大》2012,(8):3
刚刚结束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就省公、检、法、司四机关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议意见处理落实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总体满意。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不遗余力,紧扣司法公正主题,持续开展监督。2010年,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去年又就贯彻落实决定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提出和交办了审议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