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59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目的是构建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然而其存在增加无辜者被定罪的风险、强化口供在刑事诉讼的地位、削弱程序的公正性、动摇实质真实的理念的缺陷。对此,只有辩护律师的有效参与才能弥补。律师有效参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两个层面的障碍,对此需要着力完善。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传统的辩护人角色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需要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992.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3):F0003-F0003
2007年4月18日至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澳少年司法制度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中央政法委司法改革研究所、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八个中央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国部分高、中级、基层法院的法官与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澳大利亚少年司法制度领域的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993.
清代的犯罪存留养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璠 《法学研究》2001,(5):126-136
清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运用犯罪存留养亲制度最有成效。清统治者继承了明律的规定 ,在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例文和成案 ,逐渐放宽了对留养条件的限制 ,形成了从声请留养到枷责发落的一整套严格的程序 ,使此制得以有效而广泛地推行开来。  相似文献   
994.
WTO协议与中国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认为 ,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基本符合WTO协议的要求 ,亦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国内法院适用WTO协议应以间接适用为主 ,直接适用为辅 ,同时采取优先适用和对等适用的原则。按照WTO协议的要求 ,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执法体系 ,提高司法的透明度 ,确保司法公正 ,并对诸如其他成员方及其公民、法人、组织的诉讼地位、司法审查、证据、禁令、诉讼费用、诉讼时效以及其他成员方的律师服务等方面的规定逐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95.
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威的三种类型 (即源于信仰的权威、源于传统的权威、源于理性的权威 )以及权威在司法中的体现 ,进而从司法的目的、相对于立法的独立地位 ,司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方面论证了司法何以需要权威 ,并认为现代社会司法权威的特点乃是在于其是一种制度性权威而非个人权威 ;其为人认可的原因是形式公平而非实质的正确 ;其总是被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层面分别论述了现代司法权威的保障机制 ,前者要求 :法官要有为公众信服的较高素质 ;司法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要通过程序的正当化维护司法权威。后者要求 :正确地处理好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司法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最后 ,文章在简要分析了司法权威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后 ,从 9个方面就司法权威在中国的复兴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996.
唐云峰 《律师世界》2001,(10):39-39
一、仲裁法颁布前我国民商事裁判制度在仲裁法颁布前,我国解决国内社会冲突和纠纷的裁判制度主要是以法院审判为中心的一整套司法制度、行政机关按照行政法律程序裁处纠纷的制度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行政仲裁等形式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调解主要指人民调解,就民商事纠纷而言,也就是诉讼、行政仲裁、民间调解三种方式。其中,仲裁不是作为一次独立的法律制度而存在,而是属于行政裁决的一部分涉外仲裁除外;而民间调解又不是独立的裁判制度,不具有法律上判明是非的裁决权,往往依赖于其他裁判形式或是其先行程序或必经程…  相似文献   
997.
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少年司法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治理与预防少年违法犯罪的一种专门的司法制度,应当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长时期的少年司法的实践。(2)有较完善的少年法律、法规体系。(3)有以专门的少年司法机关为中心的、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少年司法体系。(4)有资质较高且热爱少年司法事业的专业司法人员。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建立和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构想。一、加强法学理论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凡是少年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无不有深厚的…  相似文献   
998.
恢复性司法为少年司法改革提供了一种框架,这一框架寻求将被害人、犯罪人及其家属、其他居民和社区团体作为少年司法服务的对象和有效应对少年犯罪的资源。在传统模式中,每当发生一起犯罪案件时,少年司法制度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犯罪人是谁?触犯了什么法律?如何惩罚或处置犯罪者?  相似文献   
999.
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哲玮 《中外法学》2008,(3):433-447
<正>在我国,人民陪审制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一度被写入宪法的宪法原则。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实施,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奠定了人民陪审制在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然而,现实中陪审制的适用状况却令人堪忧,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广泛存在,在实质上颠覆了立法者对人民陪审制的设计初衷。即便是《决定》实施之后,这一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为什么?人民陪审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其出路又在何方?现有  相似文献   
1000.
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正确把握改革方向,抓紧开展调研论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