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8篇
  免费   159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58篇
世界政治   2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5192篇
中国共产党   479篇
中国政治   1353篇
政治理论   196篇
综合类   118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所谓骗逃铁路运费的行为,是指以铁路运输合同的“合法形式”为掩护,匿报货物品名、性质、重量、数量,以相对较低的货物运价号替代相对较高的运价号或者以相对较少的重量(数量)替代实际承运的重量(数量),甚至以重复使用货票隐瞒货物运输真实情况等为手段,不支付或者少支付对价,致使铁路所付出的劳务本应得到的财产性利益不能依法实现,具有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界限模糊的行为。从目前查办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共有十几种骗逃铁路运费的方法、手段。最为常见的是匿报货物品名少支付运费。  相似文献   
92.
93.
操纵市场损害了市场的公正性,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害。但操纵市场行为与投资者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明确的,按照传统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理论,投资者难于获得胜诉,操纵者却能轻易的逃避其应该承担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因此,证券市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只要中国证监会确认了操纵市场行为成立,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就有权要求操纵者赔偿损失,并应免除投资者的民事归责因果关系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94.
1997年2月,康嘉公司委托豫园公司进口一批废电缆,国嘉公司为其提供了担保并向豫园公司出具担保书一份。在康嘉公司与豫园公司签订的《代理进口合同》中除约定康嘉公司必须按时履行付款义务外,还约定国嘉公司对康嘉公司应负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康嘉公司、国嘉公司、豫园公司三方均在该合同上盖章确认。  相似文献   
95.
96.
9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保险意识已深入人心,在繁荣发展的保险市场背后,由于保险法规不完善,以及保险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保险合同纠纷不断出现。本案即是一起因投保人带病投保,保险人拒付保险金案件。关于带病投保导致的保险纠纷,各地人民法院都相继受理过,由于认识的差异,导致迥然不同的判决结果。本文一管之见,以求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8.
国际私法规则层面关于国际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即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 ,适用与当事人或交易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适用消费者惯常居所地法 ,适用强制性规则等。同时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又给国际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
随着经济的繁荣,经济活动频繁,无效合同大量出现,其功能也被过分夸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合同法》要强制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返还财产便是其中之一。因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并非民事责任,而是合同无效自然产生的法律后果,其规定的基础是公平正义、诚信和禁止权利滥用等位阶较高的原则,排除意思自治的适用。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所有权的回归力。若让与合同无效,真正所有权人能否要求第三人返还财产,应依让与财产和让与行为的性质及第三人取得是否善意等诸因素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0.
贵刊2001年第2期发表焦卫、杨宁同志《一起特殊的保管合同纠纷案》一文。文中介绍的基本案情如下:甲生前无子女,1995年1月14日,甲与其侄乙签订了一份遗赠抚养协议。协议规定,自即日起乙对甲尽抚养义务,包括承担甲的全部生活费、医疗费和丧葬费;甲去世后,其位于某市济宁路的私房一间归乙所有。该遗赠抚养协议经公证。1995年1月26日,甲去世。甲的骨灰被寄存在某市殡仪馆,寄存证载明“寄存人”是乙,寄存期三年。1998年1月23日乙办理续存一年的手续。1998年1月24日丙受甲之妹委托,到殡仪馆将甲的骨灰取出并安葬在该市郊区北山上(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