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48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是全党形成巨大凝聚力的必要组成部分。理想信念问题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在价值观层面持续净化,还需要彻底解放思想,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实事求是,坚定共产主义科学信仰。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解决不仅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解构和阐释,让共产党人深刻理解其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还需要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境遇进行分析,提出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42.
人民群众是云南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明这一重要问题,回答云南精神来源于云南人民历史与现实的伟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推进云南精神的传播、认同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一、从圣贤创世的唯心史观到群众史观的转变十月革命以前的毛泽东的历史观,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过分强调和夸大精神的作用,企图在精神领域寻找历史发展的终极根据,同时还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希望圣贤出世,洗刷国民思想,改造中国社会,其圣贤创世说的要点如下:首先,毛泽东主张"观念造成文明",片面强调"心之力"。  相似文献   
44.
让国家回归社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与社会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简而言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寻找这块基石就是从研究国家社会关系开始的。马克思首先研究国家与法,试图以此来揭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结果他发现,国家与法的谜底不在国家本身,而在市民社会之中,于是他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但市民社会的谜底也不在社会  相似文献   
45.
李明 《理论探索》2014,(2):54-56
唯物史观是打开历史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将贯彻群众路线置于唯物史观视域下进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贯彻群众路线应坚持唯物史观,因为坚持唯物史观可以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境界,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效果,正视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贯彻群众路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要求和历史任务,它是一项总体性工程,必须立足于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学生是文化自觉主要承担者和引领者。必须从理论基础、时代任务、文化身份、日常实践四个层面厘清并落实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7.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哈尔滨铁路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9月初正式启动了。通过认真研读《论群众路线》一书,重温马恩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精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观看影片《焦裕禄》,  相似文献   
48.
台湾史是一门兼具学术与政治意义的新兴特色学科。中国大陆的台湾史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属于中国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从研究史的角度,对于60多年来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成果做一宏观性的检讨,具体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台湾史研究的特点,剖析唯物史观与“台独”史观论争的典型事例,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展现新的研究趋向,将有助于推动台湾史研究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49.
一、关于《封建考论》及其学术争论谷川:冯先生的《封建考论》,我读了。对冯先生的观点,我完全赞成。冯:多谢谷川先生鼓励!您知道,关于封建的问题,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思考了,也曾写过小文进行探讨;但《封建考论》这本书的正式执笔写作,则是2004年到2005年我应聘在日文研主持东亚近代术语生成研究课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50.
人道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一切价值的中心和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类争取彻底解放的理论指南,始终是以人为核心和价值目标而展开的,唯物史观正是从人的生存实践中提出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把以人为本从理论变为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