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56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247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驰名商标侵权案件日益增多,如何正确把握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成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重点、难点。因此,驰名商标的认定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2.
最近,江苏省广电总台因所属江苏卫视红透全国的《非诚勿扰》节目涉嫌商标侵权,被一个叫金阿欢的浙江省温州市小伙告上了南京市玄武区法庭。金阿欢以持有交友服务类“非馘勿攫”商标要求江苏省广电总台停止侵权,对《非诚勿扰》改名。原告诉讼理由一旦成立。江苏省广电总台辛辛苦苦打造起来的全球知名的《非诚勿扰》节目将面临改名的危险,其损失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03.
《现代法学》2017,(4):81-93
在席卷全球的财产非物质化浪潮中,在先注册商标权人为追求不正当利益,通过恶意抢注商标并提出超高额索赔要求,要挟善意在后使用者。对这类商标挟持"寄生虫",由于主要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获益,采取司法控制更加有效。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商标挟持的发案规律和特点,要注重审查"真实商标使用意图",注意甄别注册商标权人的诉讼请求,慎重使用停止侵害措施、合理计算侵权赔偿数额、灵活适用财产添附规则,充分发挥诉讼手段的积极作用,以提高预防和消除商标挟持行为的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04.
商标都是识别性的商业标识,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蕴含着一定的商业价值,市场知名度越高,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就越大,商业价值自然也就越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投机者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片面实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钻法律的空子,"傍名牌"、"搭便车"等现象愈来愈严重,商标相似侵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主要从商标相似侵权的定义、理论基础、认定方法、处理以及完善等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5.
杭岑 《法制与社会》2011,(7):269-269
本文从真实案例出发,分析了商标反向假冒构成要件的不足和美国判例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财富,司法实践中要确定其侵权损害赔偿,实属难题。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考察实践中确定赔偿额的酌情确定方法,通过酌情确定考虑因素和法定赔偿额两个角度对该方法进行透视,揭示个中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确定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途径提出建议如下:以商标许可使用费为参考基数;适当考虑广告费用。  相似文献   
107.
正某日临下班,有一来电,对方似乎很警觉地问,"北京一中院是不是比xx市中级法院级别要高?xx市中级法院已经判我的案子赢了,为什么北京一中院又要撤销我的商标?如果我的商标真的被撤销了,我是不是可以向商标局申请国家赔偿?因为这个商标获准注册后,我已经花费了好几百万元去做宣传和经营"。这个事情让我不得不再次思考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争议制度。对法官来讲,电话中谈到的撤销争议商标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据统计,在2011、2012年审结的商标司法审查案件中,每年均有16%以上的案件是因不服商评委作出的商标争议裁定而提起  相似文献   
108.
2011年6月10日,浙江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在杭州专门就吉利"陆虎"商标案举行了研讨会。来自浙江省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科技法研究会、浙江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杭州市仲裁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浙江办事处、吉利集团等单位,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多所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商标法热点问题研究以‘陆虎’商标案为例"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本着维护法律正义,对吉利"陆虎"商标争议案提出了各自看法,观点各具匠心、百家争鸣,为保护中国企业合法商标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依据。本刊收录、整理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期望引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9.
胡芳芬 《法制与社会》2011,(24):286-287
判定商标近似是商标注册申请审查、商标案件审理及商标侵权查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商标法统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构成了判定商标近似的基本体系,但在个案中如何具体认定商标近似仍属难题。本文试对判定商标近似的理论基础、原则及具体标准方面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个案判定商标近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0.
“雪莲”商标侵权一案再一次给知名企业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是在呼吁来自社会各方对商标的保护,笔者从“雪莲”一案引出“傍名牌”现象,并对新时期呈现的一些新型 “傍名牌”方式加以总结,并多角度剖析“傍名牌”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