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739篇
中国共产党   1201篇
中国政治   1474篇
政治理论   828篇
综合类   106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从历史进程、现实探索以及实践逻辑来看,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逻辑。以党的政治优势引领与协调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在总结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本文对党建引领乡村“三治融合”微观层面的治理创新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党建引领乡村“三治融合”的治理创新机制构建的前提是认识和把握在“三治融合”中党的集中领导和民主协商机制的有机统一,在治理实践中凝聚乡村善治的合力,推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只有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和谐、有序、有效的合作治理机制,才能达到乡村善治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92.
何瑛 《求索》2023,(6):53-62
数字化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境由传统技术范式向数字化新技术范式跃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技术范式和经济范式将协同发生转变。基于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境,对数字化变革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探究,对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数字化变革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得出创新性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湖湘论坛》2021,3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深化,是有深层次的根源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有实践和总体实践构成其实践之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其文化之脉,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深层次的生成逻辑。在对这些根源逻辑坚守和延展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守正出新、推陈出新,则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非存在悖论是说不存在的东西是存在的,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分析哲学家们分析了引起这一悖论的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无意义的担忧而否定空名的存在,二是将“存在”一词当作逻辑谓词。针对这两个原因,他们指出必须将名称的意义和所指区别开来,并且重申了康德关于“存在”不是谓词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概念的性质;罗素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他称之为命题函项的性质。奎因继承和完善了弗雷格和罗素的工作,同样否定存在是对象的性质,甚至他不再使用“性质”这一术语,而是致力于澄清“a存在”这个说法的含义所在,这便是奎因的“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口号。  相似文献   
995.
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来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风险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源性与联动性交织的整体性特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也就成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主要方法与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凝聚民心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目的。意识形态风险的整体性特点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策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统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建构起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格局。这就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怎么认识—怎么处理—怎么做好”的整体性逻辑理路,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调适与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关乎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党建国家的政治逻辑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崇高的政治使命。从现实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面临着农村社会发展的碎片化、农村党员群众的分散化、农村社会利益结构调整这样的内外部环境,这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生存空间的萎缩化、基层群众工作的复杂化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应从强化组织意识、优化组织结构、建强组织队伍、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升组织力,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堡垒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7.
汪万发 《德国研究》2023,(5):76-101+154
面对地球生态危机、可再生能源全球竞赛及大国竞争,叠加俄乌冲突下的德国能源危机及地缘危机等新形势,朔尔茨政府能源转型政策呈现出意愿上更具雄心、资源上更多投入和关系上“去俄化”等新动向。全球因素对德国能源转型政策的影响不断加强。本文通过建构一个能源转型国际政治效应的理论框架,分析以能源安全、发展范式、能源影响力和国际道义等变量为内核的能源转型国际政治效应及其机制,从而理解朔尔茨政府能源转型政策的全球逻辑。运用能源转型国际政治效应分析框架能够理解、预测德国能源转型政策。鉴于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能源转型国际政治影响不断显现及外溢,能源转型国际政治效应分析进路将对更多国家能源转型政策的全球逻辑具有解释性。  相似文献   
998.
梁晓君 《欧洲研究》2005,23(3):53-65
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英国国内一直存在一个精英群体即所谓“疑欧派”,他们怀疑英国加入一体化的价值。疑欧派曾是两大党内的极端派别,今天则成为保守党的主流。在疑欧派怀疑英国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种种理由中,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是经济利益或其他,是他们最主要的诉求。虽然疑欧派对英国欧洲政策乃至英欧关系的影响十分有限,但疑欧派的存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9.
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逻辑基点。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就是党的初心使命沿着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进行逻辑展开的伟大进程。历史赋予既有理论和既往实践意义,并为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提供作为出发基点的历史方位;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形塑历史;实践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检验理论并为理论创新提供思想素材。在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初心使命沿着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发挥协同效应,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以党的初心使命为逻辑基点展开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逻辑展开。多重团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基石,镜鉴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润养分,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有着鲜明理论根源、历史必然和实践体认。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概念提出、要义阐释到实践定向,形成了以功能地位、本质特征和实践路径为基本架构的完整理论样式。在未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不断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日益显现出激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磁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