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0):79-79
两年来普通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怨声载道并没有随着8月CPI指数的公布而降低。9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2%,PPI同比上涨7.3%。CPI相比7月,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其中,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食品类价格仍然是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猪肉、鸡蛋等轮番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引导者。9月15日,央行公布2011年第  相似文献   
72.
自2005年中央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以来,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立足于基层人民银行工作实际,结合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现状,对如何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如何围绕正确有效履职这一中心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3.
经济     
《社会主义论坛》2008,(2):18-18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增长;央行今年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现在是粮食净出口国;今年我国将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三农”难题 面临四大挑战;  相似文献   
74.
清颖 《党政论坛》2009,(4):19-19
目前的判断有市场力量和央行干预两种。基于市场力量的观点认为:首先,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短期内升值幅度过大,需要修正。汇改三年人民币升值超过了20%,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中国银行首席汇率分析师谭雅玲据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民币汇率回落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75.
经济     
《社会主义论坛》2008,(5):38-38
2008年宏观调控的措施;央行提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广西开始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相似文献   
76.
自2003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就由稳健转向偏紧,进而转向从紧,央行频繁地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仅2008年上半年,已经连续5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17.5%的历史高位。从央行的角度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此密集推出是基于对目前经济运行态势的判断。按照央行的解释口径,其目标主要在于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是控制被认为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7.
毕建伟 《工会论坛》2010,16(5):6-6,15
基层央行工会组织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履行央行各项职能、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只有把提高基层央行工会工作活力作为发挥好工会组织作用的关键环节来抓,夯实基础,才能使基层央行工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今日浙江》2008,(10):40-40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通知,决定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重灾省市实施恢复金融服务的特殊政策。与此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9日也发布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各级财政税务机关将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中可以适用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9.
劳动竞赛,是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过程中曾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现在许多单位的劳动竞赛的观念、方式陈旧,已流于形式。因此,开展劳动竞赛要创新思路,严谨程序,科学考量,从而确保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80.
曾几何时,中国还处于高喊"出口创汇"的外汇短将钱花缺出阶去段而,现犯已愁手。握围3绕.2万中亿国的持巨有额的外这储笔,巨为额如何财富,国内外学者、政策评论家陷入激烈舌战。其中,不时涌现出一些吸引眼球的新颖论调,乍听之下颇有道理,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论调一:外储包袱论一些专家指出,中国不断增长的外储已远超经济学意义上的适度规模,成为麻烦制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