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126篇
中国共产党   572篇
中国政治   923篇
政治理论   121篇
综合类   14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劫持人质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恐怖主义罪行的一种表现,该罪严重侵犯国际人权法所保护的基本人权,同时危害国际社会的安全,破坏国际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因此,明确劫持人质罪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研究劫持人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及与国际刑法中其他犯罪的区别,有助于准确的识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从而更加有利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92.
林时兴 《党建文汇》2002,(17):35-35
江城建国以来查处的级别最大的贪官——武汉市委原委员、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克孝,在他63岁时“等”来了这一天。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宣判: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93.
近几年来,虚报注册资本现象非常严重。由于《刑法》第 158条对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规定较为笼统、内涵有些模糊抽象, 而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公、检、法对该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故意、客观要件等在认识上存在分歧。犯罪主体的认定 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虚报注册资本罪的主体是申请公司登记的单位或个人,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58条没有  相似文献   
94.
2005年1月11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娄底市委原助理巡视员(副厅级)、双峰县原县委书记朱应求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以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追缴非法所得财产345万元。至此,轰动全国的“票箱里跳出来的巨贪”案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95.
我国刑法第114条规定拟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鉴于该罪在立法上并无明确的构成要件,因此,有必要时该罪的构成特征及司法认定进行分析探讨,以有助于司法机关正确运用本罪。  相似文献   
96.
王娜 《法人》2005,(5):66-69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曾说,在所有知识产权案件中,侵犯 商业秘密最复杂,是一个“百慕大三角”。而发生山东省五莲县、莒南县两 地的这样一起案件的审理也注定“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97.
现行《刑法》第237条第1款关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规定,在罪名设置及主观要件上存在缺陷。为贯彻科学立法精神,借鉴国外立法例,建议取消强制侮辱妇女罪罪名和刺激或满足性欲的内心倾向的主观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98.
社会对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定的.对其价值判断的这种一致性,使得对其犯罪化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对见危不救行为动用刑罚加以调整,使人们自愿承担救人于危难间的义务,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我国刑法中应增加"见危不救罪",但要有严格的范围限制.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中董事、经理的范围和同类营业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本罪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00.
刑事责任概念的空洞使其连接犯罪与法律后果的桥梁作用呈现虚置化状态,无法实现出罪之功能。程序出罪将有罪归于无罪,其实体法依据即为刑事责任的排除。刑事责任独立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责任阶层,其考察对象为情节综合体,应确立实质、动态、反向的刑事责任观。刑事责任出罪的理念基础在于预防刑对责任刑的调节和需罚性的丧失,具有坚守犯罪构成的“质”性判断、聚合实体要素并以责任分配和责任消弭模式考察归责分配的意义。应建构层次性的刑事责任出罪路径,以不起诉制度的类型优化和范围拓展重塑裁量出罪体系,完善司法解释出罪规范以实现特定情形的程序出罪,加强个案裁判的实质审查以畅通疑难案件出罪渠道,由此实现立法入罪与司法出罪的有机统一,助力实现中国式犯罪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