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3119篇
中国共产党   1309篇
中国政治   2444篇
政治理论   458篇
综合类   12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790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635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新中国宪法的历程是一部立宪和修宪的历史。我们在修改宪法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修宪历程,并着重剖析历次修宪的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我国宪法修改的经验和局限性,从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修宪程序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宪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乐山市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乐山市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乐山市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为保证两位数增长,建议乐山"十二五"后两年强化工业支撑,在做大总量中加快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稳步提高其在经济中的比重;深入挖掘潜力,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人大》2000,(20):10-10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心环节,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根据宪法和党章的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94.
桂萍 《行政与法》2013,(9):90-95
农民结社自由是农民享有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农民结社自由对农民维权、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乡村自治非常重要。RNGO是指农村非政府组织或农村民间组织,其作用主要在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和树立农村社会新风。目前,中国RNGO的发展还存在制度上、组织上和资源上的诸多困境。政府要加强RNGO的立法和制度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支持和监督RNGO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宪法解释活动是现代政治实践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宪政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而我国宪法解释活动却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没有在宪法解释制度内建立起一套与制度配套的宪法解释程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宪法解释程序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2008年以来,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大力加强分题库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保障。一、深化认识,把分题库建设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工程来抓。部务会议认为,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是深化干部人  相似文献   
997.
马俊 《行政论坛》2000,(6):30-32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修正案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这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法治追求的重大成果,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战略选择。 一、法治的基本内涵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原来一直沿用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决心告别“人治”,走向“法治”。 法治与法制表面上看只是名词之争,实际上二者…  相似文献   
998.
罗海藩 《中国人大》2000,(20):15-16
预算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实现宏观调控的一项主要手段。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算和决算,并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基本职权。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切实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迫切要求,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99.
国外的转移支付制度有他们的特色,文章分析美、德两国的转移支付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我国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德两国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措施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汪勇智  吴双 《法制博览》2015,(5):139-140
随着我国法律环境的日益完善,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实质上,有诸多公民权利是通过宪法来进行确认的。从宪法的内涵来看,迁徙自由作为一项被宪法取消的权力,它在演绎"基本权利"、"人权"以及"宪法权利"的概念时,界限模糊的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导致了在进行有关宪法权力的逻辑推理及规范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争论点。基于此,为了夯实迁徙自由这项基本权利,凭借宪法的本质内容对其进行验证。本文就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来论述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