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6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各国政治   315篇
工人农民   505篇
世界政治   9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3篇
法律   7222篇
中国共产党   16676篇
中国政治   13450篇
政治理论   4285篇
综合类   6779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1042篇
  2020年   1110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4399篇
  2013年   3759篇
  2012年   3364篇
  2011年   3728篇
  2010年   4094篇
  2009年   3585篇
  2008年   4082篇
  2007年   3621篇
  2006年   4003篇
  2005年   2954篇
  2004年   1761篇
  2003年   1298篇
  2002年   1599篇
  2001年   1327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中美两国———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差异,因而两国间的外交摩擦很容易发展成国民感情的对立,而对对方国家的舆论和国民感情的变化又往往使这种摩擦进一步激化,从而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正因如此,中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不仅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将对两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对国外的和中国的、传统的和主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追根求源和分析,提出了“要区别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现实关系与想象关系、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的观点,主张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靠拢、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侵权关系与原始关系分开。提出了狭义的法律关系和广义的法律关系的概念。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行为(包括行为状态等各种行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之间的人与人之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法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建设“高度民主”是我国的政治目标,是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的意志与权利的充分实现。公安工作的民主建设,主要可以从警民关系和公安内部关系两个基本方面进行。高度公安民主的建设,是长期的战略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4.
为切实加大乡土人才的开发力度,最近,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加快我省农牧区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5.
近几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改革的精神谋划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会保险工作,使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  相似文献   
107.
诺齐克的无约束分配正义理论,其核心是“非模式化”的分配,其表现方式是历史原则的分配,其理论旨趣是生产与所得相分离、权利与应得相结合,其深层背景是“非结构化”正义观。这种无约束的分配理论与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等人的模式化分配原则,及其蕴含的“结构化”正义所导致的强行正义形成显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是党的肌体的细胞。由党的先进性所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党员的先进性,反映和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坚持党的性质的重要条件。党员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党的战斗力。在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将经受新的考验,这尤其需要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统一、组织坚强的“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作为共产党员来讲,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先进的共产党员,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9.
《党课》2006,(7):88-91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提出党的纲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0.
洪波 《理论月刊》2006,(6):20-22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科学概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世界历史的前途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那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双重内涵达到了最后的统一。因此,世界历史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