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3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7876篇
中国共产党   1002篇
中国政治   2688篇
政治理论   578篇
综合类   272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084篇
  2009年   1235篇
  2008年   1260篇
  2007年   970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754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起诉裁量权的监督制约主要体现在外部和事后,对内在正当程序机制则关注不足。因此,深入探讨起诉裁量权的内在正当程序机制则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992.
尽管立法与司法机关试图通过改革刑事诉讼程序和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来推进贫富公民的诉讼权利平等,但不能解决刑事诉讼包含的不平等性的根源,即特权等级观念以及程序的复杂性本身带来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刑事诉讼法引进的复杂的程序保护使定罪成本上升,富人可以依赖特权等级观念,利用充裕的司法内外的资源绕过这些程序;穷人由于缺乏资源.刑事程序的复杂性使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要实现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经济平等目标,需要从根治特权等级观念、完善法律援助资源、简化宪法机制下的刑事诉讼程序等方面入手,从而缩小和消除贫富公民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差异。  相似文献   
993.
200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其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了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加强对办理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的要求.而作为实质意义上死刑案件终审程序的死刑复核程序尤其应在法律监督功能方面比其他诉讼程序要求更加严格、明确、有效,这样才能发挥其程序性保障作用,确保刑事诉讼程序公正和实现最终的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在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下,应当确立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体制,包括确立检察监督的原则,检察监督的管辖以及检察监督的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995.
996.
法治思想是陈独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善法、主张法律至上、强调程序正义构成了陈独秀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实质法治的始终关切,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别关注,对法律作用的充分肯定则是陈独秀法治思想的主要特色.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的复杂与变化,陈独秀法治思想也存在着抽象化与形式化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7.
《工友》2010,(1):46-46
《工友》编辑部: 最近,由于加班工资的事,我与所在公司发生了意见分歧。听说有一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以方便地化解劳资矛盾,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双方关系僵化。  相似文献   
998.
999.
《民主与法制》2010,(9):61-61
据人民网报道,我国首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裁量权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以下称《办法》)将正式施行。作为全国第一部地方行政程序法规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配套规章,《办法》的出台实际上是为行政执法加了一把锁,让权力在笼子里运用,防止公权力跳出笼子去伤人。  相似文献   
1000.
上诉不加刑是第二审程序的特殊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也确立了这一原则,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尚存缺陷,而这些缺陷易导致众多变相加刑的现象,使这一原则往往流于形式。本文认为上诉不加刑原则应当予以完善而不是废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使变相加刑的现象得以根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