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261篇
中国共产党   513篇
中国政治   1554篇
政治理论   348篇
综合类   98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一、每次盗窃数额不够较大的多次盗窃行为,数额应否累计 实践中,有种观点认为:根据高法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多次盗窃的(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除外),只有每次盗窃均构成犯罪或有一次构成犯罪的(最后一次)才应累计盗窃数额。然而多次盗窃的情形都是复杂多样的,有的盗窃从  相似文献   
52.
教育技术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用教育技术取代电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协同作战。学校的全体教师、管理干部和电教人员,对搞好教育技术工作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3.
54.
杨江良博士,目前世界上生物酶应用于造纸工业领域的先锋人物,中国杭州格林费尔公司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55.
施俊 《刑警与科技》2006,(5A):71-74
目前中国安防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为防盗报警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和空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不断提高和完善安防管理的水平,将新技术、新思路引入安防设备的研发,提高安防系统的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称为影响未来的十大IT技术之一,在各行各业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安防领域更是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刑警与科技》2006,(2):10-14
同志们:首先,我代表公安部党委向获得‘‘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称号的21个城市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亲自领导和大力支持科技强警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工作在公安科技战线并做出巨大威绩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57.
张旭 《刑事技术》2007,(4):42-43
笔者试结合测试实践,浅谈信访案件中应用该项技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8.
吴康 《刑警与科技》2007,(8B):128-131
当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确保原设备生产商的产品质量与消费者的安全及满意并获得该最终用户有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均是一个产品或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其重要的是硬件和软件知识产权的安全管理与防止产品被非法拷贝的安全屏障等是涉及保护商业利益的关键,也是开发投资所要求和期望的。与此同时,特别是在冒名顶替、伪造证件行为屡禁不止的社会中,要保证正确的身份识别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9.
李振喜 《刑警与科技》2007,(9B):185-188
分析了建筑施工行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现状,指出在建筑施工行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利润,同时指出了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0.
鞋印是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对现场足迹进行正确检验所作的鉴定结论对案件的侦破和诉讼都是十分重要的证据。利用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技术的一项新的重要的科研成果,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足迹检验中形象特征检验的局限性,充实了足迹检验的理论,为揭露犯罪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