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陈文华 《青年论坛》2011,27(1):106-110
控辩双方权力(利)的平衡是刑事质证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8条是辩护律师获取证据材料的重要管道。然而现在的150条却几乎把这条管道截断了。后者可以避免先定后审的缺陷,但却使控诉权进一步膨胀辩护权进一步萎缩,导致质证流于形式。倘要让质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赋予辩方更多的辩护权,以此制衡强大的控诉权。  相似文献   
102.
论刑事诉讼中的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运用证据认识案件事实的过程 ,即证明过程。其中 ,收集证据主要是侦查阶段的任务 ,而后两项内容即审查判断证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主要为审判阶段之任务 ,这两项任务之完成主要依靠庭审活动 ,庭审活动由举证、质证、认证这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而认证直接关系到质证后之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终局裁判。  相似文献   
103.
王夏迎 《检察风云》2012,(14):46-47
5月3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的简易法庭中,一名16岁的少年接受了刑事审判。他叫赵星,犯窃取、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这条罪名在他这个年纪的刑事犯中并不多见。第一次站在被告席上,赵星显得局促惶恐,但仍保持着镇静。他看起来应该是个聪明且有分寸的少年。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少年却在他人的授意下,攻击数家日本购物网站,窃取6000余张信用卡信息,非法获利2.2万余元。经过庭审,法官当庭宣判了结果,听到判决,赵星悔恨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04.
证据是诉讼的基石,科学证据被称为新时代的证据之王.科学证据的认证问题已成为诉讼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法律事实的认定和裁判结果.鉴定意见作为科学证据的一种,其专业性和技术性导致法庭对此类证据认证困难,从此方面着手,引入了专家辅助人的概念.以专家辅助人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现状为切入点,剖析我国现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和不足,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司法鉴定意见采纳提供一些有益帮助并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5.
新的《民事诉讼法》对鉴定制度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与修改,这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高法官证据采信能力、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通过限制法院依职权直接选任鉴定人、明确鉴定人出庭质证和对异地鉴定人出庭质证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6.
符策波 《特区法坛》2000,(6):13-13,22
  相似文献   
107.
108.
微天下     
杨军 《南风窗》2011,(9):18-18
叶文添:浙江亿万富姐吴英,两年前以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处死刑,4月7日二审开庭,虽没有当庭宣判,但死刑的阴影仍让她命悬一线。一位浙商告诉我,吴英虽有罪但绝对罪不致死,集资在浙江民间非常普遍,很多大企业都是靠此起家,一些集资  相似文献   
109.
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通过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审判人员会对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作出证人证言有无证明力及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由于我国在民事诉讼中对证人证言质证的主要法律规定存在有缺陷,导致我国在民事审判实务中对证人证言的质证流于形式。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上应当设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由审判长主持下的以当事人双方对证人询问为主的质证模式,才能提高对证人证言质证的质量并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裁判。  相似文献   
110.
刑事诉讼中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通常在"有鉴定必要时"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出席庭审,鉴定意见在法庭上接受质证,但是法官并不完全受制于鉴定意见。我国刑事诉讼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属于职权型启动,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保障不足,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意见难以在庭审时接受充分质证,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缺乏统一的规则。应当加强我国司法机关运用职权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义务,鉴定人原则上应当出庭,并规范法官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